“原拆原建”来了,老旧小区居民,终于盼到春天

前言:

“不用掏空六个钱包,不用背上30年房贷,老旧小区的居民们,这一次真的等来了‘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正在全国多个城市落地的“原拆原建”政策:老旧危房被推倒,原址上拔地而起的是崭新住宅。

居民们既不用搬家,也不用承担高昂的房价,只需补交少量差价,就能从“危房户”摇身变成“新房业主”,听起来像做梦?可现实比梦更魔幻。

从“忧居”到“优居”,一场迟来的住房革命

在中国城市化狂飙突进的几十年里,无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但仍有大量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旧小区,像被时代遗忘的角落。

墙体开裂、管道老化、电线裸露、没有电梯、厨卫合用……这些房子早已不适合现代居住,可对于许多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来说,它们却是唯一的栖身之所。

“楼板开裂能塞进手指头,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墙皮哗啦啦往下掉,晚上睡觉都不踏实。”南昌新公园路87号的一位老住户这样描述曾经的居住环境,而类似的场景在全国并不罕见,甚至有些老楼仍在使用早已淘汰的“竹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能力几乎为零。

然而这些居民既无力购买新房,又无法承担高昂的拆迁置换成本,只能日复一日地忍受着安全隐患和生活不便,直到“原拆原建”政策的出现,才让这些被遗忘的角落重新燃起希望。

政府主导,居民自治,多方合力破局

“原拆原建”并非简单的推倒重建,而是一项涉及政策、资金、居民意愿、工程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工程,它的核心逻辑是:政府引导、居民自筹、原址重建、产权不变

过去老旧小区改造多停留在“外墙粉刷”“加装电梯”等表面工程,真正涉及结构安全的重建项目少之又少,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成本太高,居民承担不起,开发商无利可图。

但近年来,多地政府开始探索新模式,比如南昌出台《城镇C、D级危房排危整治工作指导意见》,明确危房重建流程,并开辟“绿色通道”,让审批时间从常规的半年缩短至2个月。

而浙江、安徽等地试点“居民自筹+政府补贴”模式,居民按面积补差价(如安徽宁国市某小区户均出资21万元,政府补贴16%),上海则通过“拆一还一”政策,确保居民回迁后居住面积不缩水,甚至优化户型设计,让每户至少有一间朝南房间。

只不过政策再好,那也得居民点头,由于涉及自筹资金和临时搬迁,许多项目卡在了“签约率”这一关,比如南昌新公园路87号的32户居民,前后开了20多次业主大会,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才最终达成一致。

更棘手的是资金管理,为了避免纠纷,居民们成立了自治小组,实行“账号、密码、签字三分离”制度,每一笔工程款都在微信群公开,确保透明。

重建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全面提升建筑标准,南昌的案例中,新楼采用现代抗震技术,水电管线全面升级,原本局促的卫生间拓宽了半米,客厅采光也大幅改善。

而类似的上海普善小区的改造不仅解决了厨卫合用问题,还优化了公共空间,让老邻居们“既能留住回忆,又能享受现代生活”。

理想很丰满,现实仍有骨感

尽管“原拆原建”被寄予厚望,但它的推广仍面临三大难题,首当其冲的便是钱的问题,要知道政府补贴有限,居民自筹仍是主流。

但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即便每平米只需补2000-3000元(如安徽案例),一套房也得拿出十几万,这对许多退休老人或困难家庭仍是沉重负担。

其次便是大家最关心的如何避免“烂尾”工程的问题,不同于商品房开发,“原拆原建”没有开发商兜底,一旦资金链断裂或工程拖延,居民可能面临无家可归的风险。

正如一位网友担忧:“如发生资金链断裂,老百姓是被埋进万丈深渊,从此改变三代人的命运。”

最后便是这项政策究竟能走多远,从目前来看“原拆原建”主要集中在C、D级危房,而更多“老破小”尚未达到危房标准,却同样居住条件恶劣,它们能否被纳入未来政策范围,仍是未知数。

结语:从“个案”到“常态”,城市更新的新思路?

尽管挑战重重,但“原拆原建”无疑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毕竟它让居民真正成为城市更新的主角,而非被动等待拆迁的“旁观者”。

从南昌的“五原原则”(原址、原面积、原楼层、原高度、原产权),到上海的“拆一还一+户型优化”,再到浙江的“居民自筹+政府补贴”,各地探索的模式虽有差异,但核心逻辑一致:用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让老旧小区居民“原地升级”

如果这一模式能够制度化、规模化,未来或许会有更多“老破小”迎来春天,毕竟城市的现代化不该只是CBD的摩天大楼,还应包括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安居梦:“原拆原建”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更公平、更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时代的开始。对此您有什么观点或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中留言和讨论。

参考资料:

32户居民告别危房住上“安心房”南昌首例“原拆原建”项目成功落地

2025-08-04 大江网

老旧小区的春天已经来啦!有了“原拆原建”,再也不用做“房奴”

2025-08-05 搜狐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9

标签:财经   居民   春天   小区   危房   南昌   政策   政府   安徽   原址   城市   上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