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朱枫烈士英勇就义六十周年,白发苍苍的女儿将她接回大陆

2010年12月9日,北京首都机场,天空晴朗。

一架从台北飞来的航班缓缓降落。

一位特殊的“旅客”,在漂泊了整整一个甲子后,终于跨越海峡,归来了。

她是朱枫烈士——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的杰出英雄。

覆盖着党旗的骨灰罐由台湾中国生命集团董事长刘添财先生捧下舷梯,那一刻,凝聚了六十年的风霜与等待,六十年国与家的绵长思念,终于找到了归宿。

而在这场漫长归途的终点,是她已至耄耋之年的女儿朱晓枫。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用尽大半生时光,只为完成一个心愿:接母亲回家。

一、 血色黎明,母亲的不归路

时间回溯至1949年末的台北。朱枫(原名朱谌之)身负重要使命潜入台湾,凭借机智与沉着,已圆满完成任务。

归心似箭的她,甚至已做好了离台的准备。

在一封写给上海同乡好友的信中,她喜悦地透露将于月内返家,“望顺告小女及晓妹,多年不见想念弥殷,得此可增快慰也”。

字里行间,满是一位母亲、一位妻子对团圆的殷切期盼。

然而,1950年初,风云突变。就在元旦已过,归期可数的时刻,最令人恐惧的意外发生了。

蔡孝乾被捕后叛变,导致台湾地下党组织遭到毁灭性破坏,朱枫不幸被暴露。

危急关头,吴石冒险为朱枫签发了特别通行证,助她前往靠近大陆的舟山群岛,试图寻船撤离。

那是她距离生还最近的一次,故乡的海风仿佛已能吹拂面庞。她藏身于沈家门存济医院,焦急等待接应的船只。

但敌人的罗网正在收紧。

1950年2月18日,农历大年初二,朱枫在舟山被捕。

被捕瞬间,她毅然吞金自尽,誓死保守党的秘密,却不幸被敌人救活。

随后,她被押解回台北,经受长达数月的酷刑审讯。面对威逼利诱,她坚贞不屈,以超乎常人的意志,守护着组织的机密与同志的安危。

就连审理此案的国民党少将谷正文,在后来的回忆中也不得不承认,朱枫“此种维护重要工作、不惜牺牲个人生命之纪律与精神,诚有可取法之处”,并赞其“党性坚强、学能优良”。

1950年6月10日,台北马场町刑场,枪声响起。

朱枫与吴石将军等四人英勇就义。

临刑前,她身着旗袍,从容镇定,目光如炬,将一位革命者的铮铮铁骨与对信仰的无限忠诚,永远定格在历史的长卷中。

二、 六十载等待,女儿的青丝变白发

噩耗如阴云,笼罩着大陆的亲人。

丈夫朱晓光在思念与悲愤中早逝。

女儿朱晓枫的心中,则埋下了一颗执着的种子:一定要找到母亲,带她回家。

然而,一道浅浅的海峡,却成了最遥远的距离。

在两岸隔绝的年代,寻找无异于大海捞针。

朱晓枫只知道母亲牺牲在台湾,葬于何处?有无墓碑?一切成谜。

转机出现在世纪之交。

2000年,台湾文史工作者徐宗懋在山东画报出版社的《老照片》上,刊发了朱枫就义前受审的历史照片。

这张照片,刺痛了朱晓枫的心,也是50年后,她第一次“看见”母亲最后的模样。

她辗转联系上徐宗懋,一段跨越海峡的寻找之旅,正式启程。

最初的线索,指向了当年在台北为朱枫料理后事的继女陈莲芳(阿菊)和其夫王朴(王昌诚)。

徐宗懋受托在台寻找,但人海茫茫,历经两年,借助媒体公开呼吁,甚至通过户政系统筛选了16位“王朴”,却一无所获。

原来,拥有特殊背景的王家夫妇,为避祸端,早已隐姓埋名。

希望似乎渺茫。直到2005年春节后,通过友人林正修的帮助,徐宗懋终于在台北一家健康疗养院找到了85岁的陈莲芳。

然而,这次会面却充满心酸与隔阂。面对来自大陆的问候,陈莲芳情绪激动,矢口否认与朱枫和朱晓枫的关系,厉声道:“朱谌之是谁,跟我没关系!”

线索再次中断,但徐宗懋没有放弃。

当他第二次带着朱晓枫提供的童年全家福照片出现时,冰冷的隔阂终于被血缘的温情融化。

徐宗懋(右)在台北寻访陈莲芳老人

陈莲芳凝视照片,久久不语,尘封的记忆被唤醒。

她坦言,丈夫王昌诚确实曾因朱枫案被关押调查,朱枫的遗体最终是由当局处理的,他们并未实际收尸。

档案也证实,朱枫就义后由台北市卫生局火葬管理处火化,骨灰成了“无主”之物。

三、 意外转机:77号骨灰罐的真相

寻找工作陷入僵局。

直到2009年,转机再次出现。

一位上海的潘先生在台北参加“秋祭”活动时,于一份《政治受难者墓区整建工程纳骨塔骨罐迁移名册》上,发现了一个关键信息:编号77的无主骨灰罐,署名为“朱湛文”。

他敏锐地意识到,“湛文”极可能是“谌之”的笔误或登记错误。

消息迅速传回,徐宗懋立即委托学者朱浤源教授向台北市殡葬管理处正式查询。

2010年3月4日,恰逢“惊蛰”节气前一天,朱教授在富德公墓第11墓区纳骨室最角落,找到了那个套着白色编织袋、写着红色“77”编号的骨灰罐。

然而,归途仍有波折,为确认身份,需进行DNA比对。朱晓枫年事已高,便由女婿李扬全权负责。


当第一次鉴定结果出炉,显示“不匹配”时,所有人的心都沉入了谷底。

关键时刻,李扬凭借冷静与坚持,要求复核,最终发现是样本在繁杂的管理中被不慎弄混。

第二次鉴定,科学给出了确凿的答案,这正是朱枫烈士的遗骸。

四、 魂归故里,家国梦圆的告慰

身份的确认只是第一步。

如何将烈士遗骸从台湾接回大陆,涉及复杂的法律程序与两岸关系,幸而在两岸海协会与海基会的“特事特办”下,将一切手续全部办妥。

2010年12月9日,朱枫烈士的骨灰由台湾中国生命集团董事长刘添财先生亲自护送,飞抵北京。

2011年7月,朱枫烈士的骨灰被护送回她的故乡——浙江宁波,安葬于镇海烈士陵园。

在她的故居,镇海中学内的朱枫烈士纪念楼前,家乡的父老乡亲和她的后代子孙,共同告慰英灵。

从1950年到2010年,整整六十年。

朱晓枫从青丝等到白发,终于完成了这场跨越生死的追寻。

这不仅仅是一个女儿对母亲的思念,更是一个民族对自身历史的尊重与对英雄精神的召回。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7

标签:历史   白发苍苍   烈士   英勇   女儿   台北   骨灰   台湾   母亲   舟山   台北市   转机   海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