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奶茶店比茅台还赚钱?霸王茶姬Q2净赚6亿

你以为奶茶店还在靠“3元一杯柠檬水”赔本赚吆喝?醒醒!2025年上半年茶饮股财报直接把人看傻: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四家巨头“营利双增”,赚得盆满钵满;就连在美股上市的霸王茶姬,单季度净利润都飙到6.3亿。唯独曾经的“高端奶茶一姐”奈雪的茶营收暴跌14%,亏损虽然收窄,却被甩出了第一梯队。这杯小小的奶茶里,藏着比茅台还狠的财富密码,更藏着中国消费市场最扎心的真相:当你还在纠结“喝15元的古茗还是25元的奈雪”时,人家早就靠你口袋里的零花钱,在资本市场杀疯了。

一、3元奶茶喝出千亿帝国:蜜雪们的“赚钱经”比茅台还野

先说个冷知识:蜜雪冰城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了星巴克+瑞幸的总和,全球门店突破3万家。更离谱的是,它靠一杯3元柠檬水、6元珍珠奶茶,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暴涨40%,成了茶饮圈的“印钞机”。你可能会问:这么便宜,怎么赚钱?答案藏在供应链里——蜜雪在河南建了自己的柠檬工厂,一颗柠檬从采摘到榨汁成本压到3毛钱;糖浆、珍珠等原料直接从源头工厂采购,比市场价低20%。别人卖20元一杯是赚差价,蜜雪卖6元是赚“规模碾压”的钱。

古茗更狠,直接把“农村包围城市”玩明白了。它避开一线城市的红海,在三四线城市疯狂开店,单县就能开出5家店,用“区域垄断”逼死小品牌。财报里有个细节:古茗上半年新增门店800家,80%开在县级市,单店日均销量比一线城市还高15%。你以为小镇青年消费力不行?人家一杯15元的“杨枝甘露”说买就买,比白领还爽快。

茶百道和沪上阿姨则靠“爆款逻辑”躺赢。茶百道上半年靠“牛油果系列”狂卖10亿杯,直接带火了整个牛油果供应链;沪上阿姨的“血糯米奶茶”成了阿姨妈妈们的广场舞标配,半年销量绕地球两圈。它们的秘诀是:不搞“全品类混战”,就盯着1-2个爆款死磕,把原料成本、制作效率、营销资源全堆上去,一杯奶茶赚的钱比别人多30%。

二、奈雪的“高端梦”碎了?30元一杯的奶茶,为何干不过6元的蜜雪

奈雪的茶可能是最委屈的:明明一杯“霸气芝士草莓”卖32元,比蜜雪贵5倍,却亏了半年。财报显示,奈雪上半年营收下滑14%,亏损虽然收窄,但还是没赚钱。问题出在哪?不是味道不好,而是“高端奶茶”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你想想,30元一杯的奶茶,成本最多8元(原料+包装+人工),剩下的22元里,10元是房租(开在商场一楼黄金位置),5元是营销(请明星代言、上综艺广告),最后能赚7元。但蜜雪开在城中村巷子里,房租便宜10倍,不请明星,靠“魔性神曲”洗脑,一杯6元的奶茶能赚2元。看起来赚得少,但蜜雪一天能卖1000杯,奈雪一天最多卖300杯,算下来蜜雪单店利润比奈雪还高。

更扎心的是,消费者对“高端奶茶”的付费意愿正在下降。以前喝奈雪是为了“打卡发朋友圈”,现在大家更关心“性价比”:同样是芝士奶盖,古茗卖18元,奈雪卖32元,味道差不了多少,为什么不选便宜的?奈雪最近也学乖了,偷偷把部分产品降价到20元以内,还推出“平价子品牌”,但消费者已经形成了“奈雪=贵”的印象,改不过来了。

三、奶茶店的“生死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中小品牌正在被“绞杀”

别看头部品牌赚得欢,中小奶茶店正在成片倒闭。今年上半年,全国有3万家奶茶店关门,平均每天倒闭160家。为什么?因为头部品牌已经开始“降维打击”了。

蜜雪、古茗们用“价格屠刀”砍向中小品牌:你卖15元一杯,我就卖12元,还买一送一;你用普通牛奶,我就用“牧场直供鲜奶”,打“健康牌”;你搞“外卖满减20元”,我就和美团、饿了么签独家协议,把配送费压到1元。中小品牌根本扛不住:房租、原料、人工成本样样比不过,只能眼睁睁看着顾客被抢走,最后要么关门,要么被头部品牌“收编”(加盟)。

更狠的是“数据碾压”。头部品牌有自己的大数据系统,能精准算出“哪个小区的人爱喝三分糖、哪个时间段销量最高、哪种原料即将涨价”。比如古茗发现“广东人夏天爱喝油柑茶”,提前3个月锁定价钱最低的油柑果园,等中小品牌反应过来,油柑价格已经涨了3倍,根本买不起。这就是“降维打击”:你还在靠经验做生意,人家已经靠数据赚钱了。

四、消费者被“割韭菜”了吗?奶茶越卖越贵,我们为什么还在买

有人说:奶茶店赚疯了,是不是在割消费者韭菜?其实没那么简单。你发现没有,奶茶已经不是“饮料”了,而是“社交货币”“情绪解药”。

打工人早上来一杯“生椰拿铁”,是为了提神干活;学生党放学买一杯“珍珠奶茶”,是为了和同学分享;阿姨们跳完广场舞喝一杯“血糯米奶茶”,是为了聊八卦时手里有个东西。奶茶的成本里,有一半是“情绪价值”。就像星巴克卖的不是咖啡,是“第三空间”;奶茶店卖的不是奶茶,是“快乐5分钟”。

而且,奶茶真的不贵。对比一下:一杯奶茶15元,能喝1小时;一杯咖啡30元,10分钟喝完;一场电影50元,2小时结束。算下来,奶茶的“快乐性价比”其实最高。这就是为什么奶茶店越开越多,我们越喝越停不下来——不是我们傻,是我们需要这杯15元的快乐,来对抗3000元工资的焦虑。

五、茶饮股的“下半场”:从“抢地盘”到“抢命”,谁能笑到最后

现在的茶饮行业,已经从“跑马圈地”进入“贴身肉搏”。蜜雪、古茗们上半年狂赚几十亿,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接下来,它们要拼三件事:

第一,供应链战争。 谁能把原料成本压得更低,谁就能赢。蜜雪已经在云南包了万亩茶园,古茗在海南建了芒果基地,未来可能连奶牛都要自己养。以后不是“卖奶茶”,是“卖供应链”。

第二,下沉市场争夺战。 一线城市已经饱和,接下来要去县城、乡镇、农村。蜜雪计划今年在全国每个乡镇开1家店,古茗要在村里开“奶茶自动贩卖机”。你家门口的小卖部,可能明天就变成奶茶店。

第三,出海生死战。 国内卷不动了,就去国外卷。蜜雪在东南亚开了1000家店,古茗进军欧洲,沪上阿姨去了中东。但国外不是天堂:在印度,一杯奶茶卖2元人民币,比国内还便宜;在欧美,消费者不爱喝“甜到齁”的奶茶,得改配方。这又是一场硬仗。

结语:奶茶里的中国经济真相

茶饮股的半年报,其实是中国消费市场的一面镜子:高端消费在收缩,大众消费在崛起;“智商税”产品在被抛弃,“性价比”才是王道;小品牌在被淘汰,巨头在垄断市场。

我们喝的每一杯奶茶,都在给这些上市公司投票:买蜜雪,是投“平价消费”;买古茗,是投“下沉市场”;买奈雪,是投“高端梦想”(虽然可能破灭)。未来,奶茶店会越来越像“自来水公司”——价格便宜、随处可见、离不开,但你不会再为它疯狂打卡,只会把它当成生活的一部分。

最后问一句:你今天喝奶茶了吗?是6元的蜜雪,还是30元的奈雪?不管选哪个,你都在参与这场千亿茶饮帝国的狂欢——只是别忘记,奶茶好喝,可不要贪杯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美食   茅台   奶茶   霸王   没想到   品牌   上半年   阿姨   原料   消费者   成本   销量   城市   房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