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向中国低头!宁愿裁员9000人公司破产,也不接受中国的帮助?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X.L.Y

前言

罗尔斯-罗伊斯航空发动机公司一直以来都是英国制造业的领军企业之一,长期以来在全球民用与军用航空发动机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几乎是行业的代名词。

然而,这家曾经引领行业的巨头,在2020年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甚至一度到了破产的边缘。为了度过难关,罗尔斯-罗伊斯被迫裁员9000人,并曾考虑出售公司。

这时中国伸出了援手,但罗罗公司拒绝了中国的援助,并坚决表态称公司绝不会向中国屈服。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这家航空发动机巨头做出如此选择呢?

曾经的豪言壮语

然而到了2024年,全球航空发动机业巨头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高调宣布将在中国北京首都机场附近建维修厂,该项目预计将于2025年6月竣工,顺利的话在年底将投入运营。

此项目是由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与罗罗公司共同出资合作的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公司的主要部分,一旦顺利投入运营以后,将会填补我国在民用罗罗航空发动机维修领域的空白。

此消息一出立马引起了坊间的轰动,不少人想起罗罗公司“宁愿裁员9000人破产,也绝不向中国低头!”的豪言壮语。

罗罗公司在二战时期就名扬世界

罗罗公司全称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说起这个名字你可能会感到陌生,但其实它就是劳斯莱斯汽车公司的前身。

作为英国乃至于全欧洲最大的航空发动机企业之一,罗罗公司早在二战时期就已经扬名世界。

要不是上世纪70年代罗罗公司非要研制三转子RB211型发动机,并因研制周期过长导致财力无法支持,可能英国政府就不会出面对其进行收购。

劳斯莱斯汽车公司就是在这个时期被分离出罗罗公司,直到最后更是落得个被宝马公司收购的下场。

二战期间,罗罗公司大放异彩。1935年,亨利·莱斯设计的“梅林”发动机问世,这款V12发动机成了英国“喷火”战机和“飓风”战机的核心动力。1940年不列颠战役,梅林发动机的轰鸣声响彻英吉利海峡,帮英国顶住了德军的空袭。

二战后,罗罗把重心彻底转向航空发动机,1950年代的“达特”涡桨发动机让支线飞机火了一把1960年代的“斯贝”涡扇发动机更是推动了喷气式客机的普及。

21世纪开始专注航空领域

到21世纪初,罗罗已经是全球第二大民用和军用航空发动机制造商,仅次于美国的通用电气,业务遍布全球。

但罗罗也不是没翻过车。1971年,他们开发RB211发动机花钱太多,直接把自己搞破产了,最后英国政府出手国有化才救回来。

后来汽车业务卖给了宝马,罗罗就专注航空领域。2010年代,“遄达1000”发动机因为叶片问题出了不少故障,公司赔了一堆钱,加上英国脱欧供应链成本涨得飞起,疫情前就已经有点喘不过气了。

新冠疫情导致罗罗公司陷入困境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罗罗公司曾经一度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2020年上半年罗罗公司的税后亏损就达到了五十多亿英镑!九十年代末,罗罗公司开创了销售飞行时间和维护服务的新策略,买家实际上是在租赁发动机,在发动机寿命结束后,罗罗公司则会将其回收。

新冠疫情袭来之后,全世界经济活动大减,民航客机的航线也逐渐的暂停减少,罗罗公司瞬间失去了绝大多数的收入来源。2020年,罗罗公司业务出现滑坡,发动机实际交付量和飞行时间不足2019年的一半。

国际航班停摆,无数架宽体客机趴在机场晒太阳。这一下,直接砍在了罗罗的命根子上。它的民航发动机业务,几乎占了半壁江山,瞬间被“腰斩”。

这家百年老店,现金流说断就断。疫情那三年,罗罗亏了超过54亿英镑,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活下去,成了唯一的目标。于是,裁员。2020年裁掉9000人,2023年再裁2500人,前后超过一万两千个家庭失去了饭碗。

接着,变卖家产。西班牙的子公司卖了,前景光明的民用核能业务也卖了,只为换点现金续命。

当初那份“宁愿破产也不和中国合作”的骄傲,在冰冷的财务报表面前,显得那么不合时宜。疫情只是催化剂,真正的问题在于,它固守的商业模式,早已跟不上时代,更严重低估了对手的成长速度。

其实,中国不是没给过罗罗机会。

从2005年到2020年,橄榄枝递过去好几次,希望能在大飞机发动机领域深度合作。但每一次,罗罗都礼貌而坚决地拒绝了。

他们内部会议上说得直白:“核心技术不能外泄,否则我们在中国面前将再无壁垒。”这种盘算,在当时看,似乎滴水不漏。更何况,罗罗背后还站着英国政府和整个西方阵营。

那时候,中美贸易战正酣,美国的技术大棒四处挥舞。罗罗的客户,无论是军方的北约,还是民航的巨头,都在美国的影响力之下。跟中国走得太近,无异于在钢丝上跳舞,赌上的可能是整个国际市场。

何况,航空发动机是国之重器,英国政府看得比眼珠子还紧,几次三番出手搅黄中资的收购案。罗罗的顾虑,合情也合理。

当对手已经上桌,你只能换个方式继续玩下去

最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2023年。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罗罗要一条道走到黑的时候,它突然宣布,和中国国航成立一家发动机维修合资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

这个迟到的握手,不是什么幡然醒悟,而是被现实逼到墙角后,一次无可奈何的转身。

它释放的信号再清晰不过:想靠一两样独门绝技就永远锁住中国,已经不可能了。如果继续死抱着核心技术不松手,不仅救不了眼前的火,更会彻底丢掉未来几十年的中国市场。

要知道,C919已经用上了美法合资的发动机,国产替代方案也在路上了。未来的CR929,中方的心思更是路人皆知。

对罗罗来说,此时切入维修业务,是在不触碰核心研发红线的前提下,挤上中国航空这趟快车的最后几节车厢。

维修虽然不是最光鲜的活儿,但它能带来稳定而庞大的现金流。这不再是当年那个技术霸主的傲慢施舍,而是一个落魄贵族为求生存,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信息来源:环球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财经   中国   公司   罗罗   发动机   罗伊   英国政府   航空发动机   疫情   英国   业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