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罗永浩和西贝因为预制菜吵翻了天,这事估计不少人都刷到了。
老罗直接放话,十万块悬赏西贝用预制菜的证据。
结果有个姓贾的老板一拍桌子接了这活儿,敞开后厨让媒体去看,看完大家都明白了,这哪是现做菜,分明就是预制菜加热的。
这次吵完我挺意外的,老罗向来是争议体质,没想到网上九成的人都站他这边。
后来一想也不奇怪,说白了就是大家被预制菜“坑”久了。
没人怀疑预制菜不安全,关键是很多连锁餐馆,用着预制菜却卖现炒菜的价。
更气人的是,微波炉加热的预制菜,味道跟现炒的差着十万八千里,一吃就能尝出来,他们还嘴硬说消费者不懂。
老罗这话,算是把大家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
前阵子听小区卖菜的大姐吐槽,她儿子在连锁餐馆点了份鱼香肉丝,二十多块钱,端上来那味儿跟冰箱里冻了半个月再加热的一样,肉丝嚼着像皮筋,钱全打了水漂。
不光是她,我同事小王也踩过坑。
他和对象去知名连锁火锅店吃鲜鸭血,煮了半天都不散,后来才知道是预制的冻鸭血,俩人当场就没了胃口。
搞不清这些连锁品牌咋想的,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都明说了,像乡村基、真功夫、吉野家这些牌子,用预制菜的比例超过八成。
消费者花大价钱,吃的竟是工厂提前做好冻着的东西,换谁能乐意,《中国消费者报》也做过调查,除了赶时间吃快餐,要是知道别的餐馆用预制菜,大多人都不会选。
说白了,大家烦的不是预制菜本身,是又贵又难吃还不提前说,这才是最让人膈应的。
这场吵架还没结束,有个刚上线的东西倒是火了。
现在大家最想要的,不就是能知道哪家餐馆是现炒现做的APP吗?毕竟平时那些点评榜单,跟连锁餐馆一样不说实话,根本没法信。
九月十号那天,阿里巴巴过26岁生日,高德地图趁机推出了个“高德扫街榜”。
这榜单有意思,不是靠商家花钱推广,是靠大家用脚投票选出来的,主打一个“说实话”,里面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烟火小店”榜,全是那些没什么名气,但靠真本事做菜的小店。
本来想这榜单可能跟别的差不多,后来发现真不一样。
上榜的大多是夫妻老婆店,没能力搞线上运营,就靠一炉旺火、一口炒锅,每天早起买新鲜食材,炒出来的菜带着锅气。
我家楼下有个开了十多年的馄饨铺,平时都是熟客光顾,跟社区食堂似的。
这两周突然来了好多新顾客,一问才知道是从扫街榜上看到的,老板乐呵得不行,说忙不过来但心里踏实。
这次预制菜吵架,反倒给了这些现炒小店一个机会。
以前大家出去吃饭,总盯着连锁品牌的招牌,觉得靠谱。
现在不一样了,越来越多人愿意钻进胡同、街边的小店,就为吃口新鲜现炒的热乎菜。
为啥会这样?很显然,中餐跟别的餐饮不一样,一旦想做大做强搞规模化,就免不了要用预制菜,不然效率根本跟不上。
但现炒小店不用操心这些,他们靠的就是口味和新鲜,反而留住了食客。
更何况,这些小店食材都是当天采买,没有中央厨房加工、冷链运输那套流程,同样的价钱,吃起来比预制菜香多了。
高德这扫街榜,说白了就是搭了个桥,把想找现炒菜的消费者和小店连了起来。
它没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就抓住了大家想“吃真味儿”的需求。
现在美团、大众点评也跟着搞起了现炒餐馆专区,看来这股“现炒风”是挡不住了。
如此看来,预制菜不是不能吃,像赶时间的时候,快餐店里的预制菜确实方便。
但餐馆要是想用预制菜卖现炒的价,还不提前说,那肯定走不远。
那些坚持现炒的小店,凭着一口热乎菜,说不定能让餐饮市场变得更实在,毕竟吃饭这事儿,新鲜、好吃、实在,才是最根本的。
更新时间:2025-09-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