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不落帝国到如今被欧美边缘化,英国是如何一步步衰落的?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英国的宿敌,一共有仨。前俩是法、德。第三则是美国,经历了共轭父子,还丢掉了日不落帝国最后的脸面,从此被人戏称为“带英”。

遥想巅峰时期,大英国王,可以当整个欧洲的盟主,拥有地球三分之一的陆地,工业能力更是恐怖如斯。

然而,当大英变成了带英,面对当下世界的三座竞争的的大山,却显得上气不接下气。

那么,这三座“大山”,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压垮带英的呢?接下来,听我给你掰扯掰扯。

第一座山;无穷尽的账单

能源这块,带英砍了自己的腿。实际上,原来带英是不缺能源的,可是这些年的奇葩操作,已经让问题彻底爆发了。

普通家庭的账单,一年跟着一年涨,2022年前,平均是1100英镑左右,到今年10月,超过了1700英镑。嘶,每家就是600英镑,而且这个涨幅还不是最大值,等到进入寒冬,需要消耗的能源会更多。

普通人的账单尚且如此,企业更是倒血霉。虽然工业拉垮了,但好歹留下了一点底子,像是钢铁和化工的企业。

只不过,留是留了,产品在国际上却没有丝毫竞争力,为了节省开支,裁员已经是小事了,很多公司恨不得马上搬到其他国家办厂。至于能源这张牌是如何打烂的,离不开一个“税”字。

从2020年开始奇葩操作,严格控制油气开采量,要以环保的由头征税,北海油田被折腾的半死不活,现在税收的确更高了。

毕竟,国会老爷们想要暴利,结果步子迈大了,以至于现在油田没有公司敢轻易接手,真要是头脑一热接了,再被国会背刺,那不成了冤大头了?此外,环保发电,照样是非常不理想。

不管是太阳能,还是风能,前提是得稳定才能搞,没有能源兜底,全凭老天赏饭吃,早晚饿死。而且,更加尴尬的是,随着本土产能跟不上,必须从外面进口了。大毛的能源又不能买,选其他国家的,又要多掏钱,关键是不掏钱还不行。

所以啊,这进口都多花钱了,卖给普通人可不得跟着疯狂涨捞回本?

即使带英还有个油田没有开发,但也栽在了“环保”上面,一股脑的要把摇钱树砍了,然后拿个要饭罐去路边乞讨。只不过,这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第二座山:市场惨不忍睹。

又是一个经典案例。当年的大英,全球市场份额非常强悍,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没有人能撵得上。

结果,二战时把核技术什么的都交给了牢美,货币也面临贬值,等到后来瞎改,工业底子更是惨不忍睹。像是殖民地,虽然留下了许多烂摊子,可随着女王驾鹤西去,又有几个肯给曾经的宗主面子?

全球市场,几乎都被后起之秀分完了。他们造出来的产品,在世界范围内,没什么竞争力。或许有人会说劳斯莱斯,但那玩意价格,是普通人能消费起的吗?

现在的车,越来越普及,价格早就打下来了。更多情况下,只是单纯的交通工具罢了。想要靠奢侈品走量,完全是做梦。

而且,早些年,还有德国这个拦路虎挡着。德国工业恢复的速度,让带英看了都得流泪。更何况也有日本,别看现在都拉了,但照样是带英赶不上的。

带英现在能拿得出手、不可替代的产品,几乎不存在了。汽车、家电、网络、服装、高铁,无论哪一项,都做不到绝对的竞争力,哪怕真有了,产能照样跟不上。

更抽象的是,GDP还一度被阿三超了,这属实是最丢脸的环节。当然,带英一蹶不振的根源,莫过于创新精神消失了。

工业革命是可遇不可求的奇迹,按理说就算二战垮了,还是有底子的,即便没法回到巅峰期,难道比被拆了的德国还弱吗?你再看看现在整的,除了金融和制药,其他行业倒的倒,走的走,一片破败。

此外,影响最大的,还得是将来。带英过去靠媒体忽悠,吸引了很多人留学,可现在呢?带英还有多大的吸引力?真去了,账单你能承受得起吗?

第三座山:和欧盟的“离婚”。

脱欧是有利有弊的,但如何权衡利弊,你光塞一个政客上去,他能解决个锤子?如果什么实事都不干,必然是弊大于利。因此,带英和欧盟“离婚”以来,许多矛盾都浮在了明面上。

首先,关税手续繁杂。和其他国家做生意,要经过频繁的海关检查,不能像过去一样免费了。这对于其国内的食品企业来说,简直是噩梦,因为有40%的食品都要从欧盟进口。

卡车司机心里也窝火,来回的检查耽误时间、成本更高,赚的钱还和过去一样,谁愿意干?所以,超市的东西不够卖了,货源少自然涨价。

其次,出口更难了。带英的汽车零件,说实话还是可以的,过去依赖欧盟,出口也没有问题。结果,这一分开,又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关税,导致出口更加困难。为了活下去,许多厂商选择了搬到欧盟国家,否则迟早会赔的倾家荡产。

然后,是移民的后遗症。“离婚”的理由,就是反对移民,带英觉得移民抢自己饭碗。但是,离了之后,却爆发了更多的问题。因为,欧盟的技术人员进不去了,许多岗位都缺人,难道指望把什么都不会的本地人安排上去吗?自然不行,所以他们又选择招非欧盟国家的移民,结果就是越搞越混乱。

原因无他,语言不通是最大的障碍。而且,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就容易招进来一批什么都不会的人,到时候想把人赶走,又会面临“人杈”的问题。

因此,综合来看,带英就是一步步把自己玩废了的了。日不落的余晖,也只剩太阳下沉后的最后一丝残光了。等到余晖也沉底了,带英又能何去何从?至少,短期内是没有任何办法的,只不过这个“紧箍咒”也是带英主动带上的,甘愿当牢美的爪牙,能有什么好下场?

信源:《中国能源报》——《英国能源账单飙涨渐成常态》

《环球资讯广播》——《重返现场·变局丨“离婚”容易难回头 英国脱欧四年 国内民众苦不堪言》

《央视新闻客户端》——《英国工业产值连续下滑 经济复苏前景蒙阴影》

《中国日报网》——《英国工业产值连续下滑 经济复苏前景蒙阴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6

标签:历史   帝国   英国   欧美   账单   大英   能源   蒙阴   欧盟   德国   底子   移民   英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