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导演杨磊:AI替代不了创作者对世界的认知

在今日(9月13日)举行的“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数智赋能:科技创新驱动文化新质生产力”活动上,中国著名导演杨磊分享了AI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与思考。曾执导《三体》等经典IP作品的杨磊表示,AI技术正在大幅降低拍摄难度,但最终仍然需要创作者对世界的深刻认知。

活动现场

“我在《三体》拍摄过程中已经使用过大量的虚拟拍摄,包括在三维动画片的制作过程中,我们也尝试使用游戏引擎生成方式。”杨磊透露,在新作《太平年》中,团队也尝试使用了AI生成技术,它能够节省大量制作成本,比如千军万马的场景和大场面的修复。

杨磊认为,AI技术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步,“现在实际使用起来还需要一些辅助,但已经明显比前两年刚刚出现时好用多了。或许在三五年或者六七年之后,它可能真的能独立生成一个完整角色。”

然而,技术越发达,杨磊越强调创作者的核心价值。在他看来,无论AI多么好用,创作者仍然需要思考创作的内容给谁看,以及到底要创造什么样的内容。他指出,AI生成的内容虽然精美,但往往缺乏人性温度,“它可能会很同质化,例如会缺少人在这件事情里所需要的温度。”

对于AI带来的行业变革,杨磊坦言确实有些岗位正在消失。“最早我们称之为设定职业,随着大量AI技术的出现,这些技术逐渐被AI所替代。”但他同时强调,创作者对世界的认知和艺术见解,才是最终决定作品质量的关键。

“最终还是要回到创作者如何认知这个世界,如何给观众带来有营养的东西。”杨磊说,“这个过程需要你判断和运用,这可能就是AI无论多么美妙都无法替代的。”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摄影记者 张佳琪

编辑 邓旆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科技   创作者   认知   导演   世界   杨磊   技术   红星   内容   平年   温度   作品   熊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