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元升舱乘客手机忘拿,被工作人员顺走,细节曝光,乘客追责

花了4万块给父母升头等舱,本想让他们舒舒服服地飞一趟,结果下飞机后手机找不到了。

这本来也不算什么大事,谁出门还没落过东西呢,找工作人员帮忙找就是了。

可让上海市民Lee先生没想到的是,这一找就是4天,手机先是被关了机,后来通过定位发现竟然在某个小区里不动了,最后还是报了警才拿回来。

今年9月14日,Lee先生的父母乘坐吉祥航空HO1659航班从上海飞往布鲁塞尔旅游。抵达布鲁塞尔后,父亲走到廊桥时才发现手机落在了机舱里。

按照国际航班的规定,旅客下了飞机就不能再回到客舱了,这是出于安全考虑,父亲没办法,只好请工作人员帮忙通知机组人员找一找。

Lee先生的母亲试着给老伴的手机打了电话,第一次没人接,第二次直接显示关机了。手机不可能这么快就没电,这下一家人都慌了神。

Lee先生赶紧用手机的防盗功能把手机锁住了,还在屏幕上留了言,用中英文写明了联系方式,请捡到的人归还。

可这一等就是好几天,始终没有消息,Lee先生通过手机定位查了一下,发现手机先是出现在吉祥航空工作人员休息的酒店里,两天后又定位到了上海的一个小区,之后就再也没动过,这下他明白了,手机不是丢了,是被人拿走了。

9月18日,可能是感觉到不对劲了,那名安全员终于联系上了Lee先生,说手机是他捡到的,马上就送过去。

两人约在派出所见面,但安全员本人并没有出现,而是让朋友代为归还了手机。从手机遗落的14号到18号归还,整整过了4天。

这期间Lee先生一直在和吉祥航空联系,一开始航空公司的态度让他很不满意,他觉得对方在推诿责任,处理问题的速度也太慢了。

情绪上来的时候,Lee先生对着客服发了火,后来航空公司才开始认真调查这件事。

10月12日,吉祥航空向媒体回应称,涉事员工因违反公司规定且存在欺瞒行为,已于9月底被解除劳动合同,目前正与旅客协商后续事宜。

记者联系到了这名被辞退的安全员,他说自己当时捡到手机后确实没有第一时间上交,而是带回了家。

他解释说,因为手机被锁住了,自己没法联系失主,后来是在朋友的提醒下才换了手机卡,强调自己没有想要私吞手机的意思,只是一时糊涂做了错误的决定。

但Lee先生并不接受这样的说辞。手机屏幕上明明留了联系方式,为什么不第一时间联系?为什么要把手机带回家?为什么关机?这些问题都说不通。

他认为航空公司应该为此承担责任,提出了11万元的赔偿要求,并要求航空公司正式道歉。

这起事件在网上引发了不少讨论。有人觉得安全员就是想占为己有,要不是能定位早就找不回来了。

也有人说11万的赔偿要求确实有点高,毕竟手机已经归还了,也没有造成实际损失。

其实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见,就在不久前的10月1日,浦东机场也发生过一起暖心的拾金不昧事件。

一名旅客凌晨把手机落在了机场的手推车里,机场工作人员赵永强捡到后主动在原地等候,最终物归原主,这件事在社交平台上获得了超过3万个点赞。

两件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样是捡到乘客的手机,有人选择主动归还,有人却选择带回家藏起来。这中间的差别,就在于那一念之间的选择。

按照航空公司的规定,机组人员在客舱内捡到旅客遗失物品后,应该立即上交给相关部门登记保管,然后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失主,这是最基本的职业操守。

这名安全员的做法,不仅违反了公司规定,更是辜负了乘客的信任。

对航空公司来说,这件事也暴露出管理上的一些问题。

旅客遗失物品后,航空公司的响应速度、处理流程、与乘客的沟通方式,这些环节是不是都做到位了?如何确保类似的事情不再发生?这些都需要认真反思。

Lee先生为父母升舱花了4万元,这笔钱不算少,他本想让父母有个舒适的旅行体验,结果却因为这件事弄得一家人都不愉快。

手机虽然拿回来了,但这次经历留下的阴影恐怕短时间内难以消除。

这起事件已经告一段落,涉事的安全员被辞退,航空公司也在和乘客协商赔偿。但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不应该就此结束。

对工作人员来说,捡到他人物品及时归还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对企业来说,建立完善的遗失物品处理机制,加强员工的诚信教育同样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位乘客都能放心出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5

标签:科技   乘客   工作人员   细节   手机   航空公司   安全员   旅客   布鲁塞尔   吉祥   父母   航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