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跳水!暴跌40%,又土又贵还开遍机场,中产的标配,卖不动了

曾是商务人士刚需的明星款行李箱,如今也卖不动了!

2025年上半年,全球箱包巨头新秀丽的业绩成绩单堪称“惨不忍睹”。

净利暴跌超40%,销售净额同比下滑6%至16.6亿美元,市值直接跌破200亿港元。

这个开遍全球机场、曾被视为中产身份标配的百年品牌,为何如今却陷入了“又土又贵还卖不动”的窘境。

百年巨头的光环褪色

在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新秀丽绝对是旅行箱界的“顶流”。

1910年在美国创立后,这个品牌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抓住了旅行方式变革的风口。

二战后飞机出行普及,传统木箱笨重易损,新秀丽率先推出以金属镁为外壳的轻便箱包,不仅耐压抗撞、防雨防潮,内部还设计了合理的隔层和拉链口袋,人性化的细节让其迅速脱颖而出。

真正让新秀丽“封神”的,是其首创的“Aero-Trac专业减震万向轮”。

这种灵感源自越野减震的轮子,能大幅降低摩擦和噪音,让行李箱推拉自如,彻底改变了人们扛箱子的旅行方式。

凭借这项核心创新,新秀丽在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后,虽初期因消费水平受限发展缓慢,但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WTO,其精准布局机场、高铁等商务场景,迅速成为中产阶层的“身份符号”。

2011年在港交所上市后,新秀丽迎来巅峰时刻,2012年以1.78亿元销售额稳居亚洲第一,“Cosmolite”系列成为商旅人士人手必备的单品,就连雷军都曾公开表示“家里有很多新秀丽新款旅行箱”,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的植入更让其火遍亚洲。

那时的新秀丽,在机场商店里占据C位,价格从1000多元到6000多元不等,却依然供不应求,成为成功人士的旅行标配。

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来得猝不及防。

2025年第一季度,新秀丽业绩首次出现大幅滑坡,销售额同比下降7.3%,净利暴跌超40%,股价一度大跌近10%。

曾经一包难求的场面不复存在,机场专卖店的客流肉眼可见地减少,这个坚守了百年的品牌,突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销量滑铁卢。

高不成低不就的两难困境

为了追求“轻便”和“商务风”,品牌将原本坚固耐用的铝镁合金材质换成了PC材质,看似顺应了市场趋势,却导致产品质量断崖式下滑。

有网友吐槽,新买的行李箱第一次使用就外壳变形、凹陷,更有博主爆料,行李箱买了不到两年,轮子坏了3个,一个 replacement 轮就要100元。

要知道,万向轮曾是新秀丽的核心竞争力,如今却成了用户投诉的重灾区,品控的失守让老客户纷纷流失。

比品控问题更致命的,是其“高不成低不就”的市场定位。

新秀丽一直主打中高端市场,价格远超本土平价品牌,但在高端领域又难以与日默瓦、LV等奢侈品牌抗衡。

为了覆盖更多客群,新秀丽收购了Tumi、Gregory等品牌,却没能实现有效的差异化定位,不同品牌之间价格重叠、客户群体交叉,反而引发了内部竞争。

对于追求高端体验的消费者来说,日默瓦坚持直营模式、严控品牌调性,更能彰显身份。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本土品牌性价比更高,设计也更贴合日常需求。

新秀丽卡在中间,既没有奢侈品牌的稀缺性,又没有平价品牌的价格优势,被网友吐槽产品最怕中端,高不成低不就,两边都不讨好。


更尴尬的是,随着造假产业链的成熟,淘宝上随处可见低价山寨新秀丽,这些假货虽受众不同,但严重稀释了品牌的溢价能力,让消费者对其“高价”产生质疑。

消费市场变天

如果说品控和定位是内部隐患,那么消费市场的变革就是压垮新秀丽的外部稻草。

如今的消费者,尤其是作为主力军的95后、00后,早已不买“身份符号”的账了。

在老一辈消费者眼中,新秀丽的logo意味着成功和体面,但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早已迭代。他们认为行李箱本质上就是一个装东西的工具,核心需求是“美观、结实、便宜”,至于是否是名牌,并不重要。

虽然新秀丽也尝试推出多巴胺配色等年轻化设计,但整体风格依然偏向传统商务,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

在智能功能上,仅与华为合作推出过智能锁,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科技升级,远不如新兴品牌的产品有吸引力。

更关键的是,很多年轻人对这个百年老字号并不熟悉,甚至从未听过其名,品牌在年轻群体中的知名度严重不足。

与此同时,箱包市场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除了日默瓦等高端品牌的挤压,地平线8号等本土品牌凭借时尚设计和高性价比快速崛起,电动行李箱、环保材质箱包等细分品类不断涌现,进一步分流了客户。

新秀丽的产品既没有足够的差异化优势,又没能抓住年轻人的核心需求,销量下滑自然成为必然。

面对业绩颓势,新秀丽并非坐以待毙,但一系列自救措施都没能击中要害,反而显得有些“病急乱投医”。

品牌先后邀请了杨洋、虞书欣、古力娜扎等年轻偶像站台,试图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但效果甚微。

这些明星的粉丝群体与新秀丽的目标客群并不完全重合,,在品控问题频发的情况下,单纯的明星背书难以挽回消费者的信任,最终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新秀丽在社交平台开设官方旗舰店,几乎24小时不间断直播,但观看人数始终保持个位数,即便是618这样的电商大促,互动数也几乎为零。

究其原因,还是产品缺乏吸引力,直播内容枯燥,没能抓住互联网流量的核心逻辑,最终沦为“自嗨式直播”。

2025年4月,品牌在上海发布Magnum Eco系列,宣称采用可回收材料,还附上数字产品护照方便溯源。

这本是顺应环保趋势的好尝试,但问题依然出在产品本身,环保概念没能弥补品控的短板,消费者依然不买账。

如今的新秀丽,就像一个跟不上时代的“老大哥”,抱着曾经的功劳簿不肯放手,既没能守住老客户的信任,又没能赢得年轻人的青睐。

业绩暴跌40%的背后,不是经济下滑的锅,而是品牌自身的守旧与脱节。

行李箱终究是用来用的,不是用来装身份的,若新秀丽不能尽快找回新的创新、秀的品质、丽的设计,恐怕只会在市场竞争中越陷越深。

毕竟,没有哪个消费者会一直为“又土又贵还不耐用”的品牌买单,这才是市场最真实的逻辑。

参考资料:

界面新闻 《新秀丽上半年业绩双降:销售净额跌 6%,利润降超两成》

财法观天下 《新秀丽(01910.HK)南向资金减持背后的深层分析与市场影响》

青眼财经 《大跳水!暴跌40%,又土又贵还开遍机场,中产的标配,真卖不动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8

标签:时尚   中产   机场   秀丽   品牌   行李箱   消费者   高不成低不就   业绩   身份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