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赫天池:在险途上朝圣

晨雾尚未散尽时,我们的车轮已碾过开江湿润的柏油路。七点钟的晨光像稀释过的蜂蜜,将初夏的凉意调成温润的色彩。经永兴、新太、太和到汾水这段路,原是写在行程表上的寻常段落,却在颠簸中显露出命运的褶皱——每个转弯处都藏着未竟的诗行。

车过杨柳关,山风忽然挟来青铜的呜咽。四尊红军雕像以凝固的冲锋姿态,将八十年前的呐喊楔进花岗岩肌理。战壕蜿蜒如泛黄书页的折痕,露水浸润的弹孔里,历史的硝烟仍在发芽。同行的何局抚摸着斑驳的界碑,指尖划过"开州"二字时,分明触到了土地深处沉睡的震颤。

转入宣汉地界,红军广场的银杏树正抖落第一片金箔。我们站在纪念碑投下的斜影里合影,快门声惊起一群山鸟,翅尖掠过纪念碑的棱角,在凿痕上投下瞬息的光斑。这方红色沃土总在某个转弯处,将血色往事轻轻搁在旅人肩头。

通向黑天池的山路是盘踞的巨龙,鳞片由碎岩与苍苔织就。正当车轮即将触到云絮的刹那,施工围挡如天降谶语横亘眼前。退行下山时,后视镜里倒退的层峦叠嶂,恍若天地正在重组拼图。改道宣汉的山路更显乖戾,峭壁如刀削斧凿,每道褶皱都在考验铁皮外壳的胆量。何局握方向盘的手青筋凸起,山风在车窗缝隙里奏响了《十面埋伏》的变调。

当"赫天池"石碑终于从云霭中浮现,天池寺的飞檐正挑着半轮大灿照。香烛的氤氲里,纸钱化作灰蝶盘旋而上,火炮的脆响惊散了积雨的云。老住持敲响铜磬,余韵在池面荡开涟漪,千年古刹的寂静便顺着水纹漫过每个人的眉睫。

归途选择的那条"捷径",原是山神布下的试炼场。毛坯路上的乱石如星宿陨落,轮胎碾过的每个凹坑都在丈量勇气与侥幸的距离。何局那句"年轻司机要开出一身冷汗"的戏言,在九十度急弯处化作集体屏息。当前方出现人家时,车厢里的松气声见竟比山风更响。农家乐的温暖如迟到的救赎。腊猪蹄的清香混着麻将的脆响,将白日的惊心动魄烹煮成醇厚的余韵。牌桌上飞出的笑声撞碎在夜露里,直到晚八点钟的月光漫过山梁,我们才携着满车灯火织就的星毯,缓缓沉入县城的臂弯。这日行车表上记录的何止是里程?青铜雕像的冷与农家灶火的热,战壕的苍凉与牌桌的喧闹,绝壁的森然与古寺的宁谧,都在记忆的胶片上交叠显影。当仪表盘的数字停在终点,我们方知真正的抵达,原是那些在险途中悄然生根的顿悟与感动。

刘仕应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4

标签:旅游   天池   宣汉   山风   牌桌   余韵   战壕   脆响   褶皱   纪念碑   雕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