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孩子教育的风险管控



考了575分的长沙名校的“尖子生”小凯被父母扫地出门的消息,不出意料地上了热搜,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沸沸扬扬,但我并不感到吃惊,也并不感到奇怪。

  当夫人告诉我这个信息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其父母的不负责任,方法粗鲁蛮横,而且还不一定有效,但我也不敢冒然下结论,因为我不了解这件事情的始终与过程,下结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但我想到的是,孩子的父母是不是在下猛药,逼孩子自我觉醒,即希望浪子回头,这样将是挽救一个沉迷于游戏中的孩子,其功莫大也,说不定还能为国家培养出一个人才。

  当然,这也是马后炮,也只是到了这个阶段的无奈之举,是心有不甘的挽救措施,也是当头棒喝,逼孩子做选择的猛药。这个做法,倘若有效的话,也是迷途知返、功德无量的举措。我想,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假如你我的孩子是这个情况,也许会选择跟小凯父母一样的方式,当然若是小凯通过这件事情,吸取了教训,改正了错误,应该还有其他途径可选。真正有能力的人,聪明的人,只要发奋图强,什么时候都不晚,在大学之后,一样的可以通过努力,更上一层楼,甚至几层楼,并非是不可能的。

  好苗子成废材,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古今都有,《伤仲永》中的仲永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我们知道,仲永才华初露,其父母是最高兴的,毕竟神童和天才是极其少见的。

  父母不称职,缺乏对孩子成绩下滑的了解与管控;孩子自制力差,思想不成熟,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外界和自身不利因素影响。

  不过,我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此,不是追究谁的责任,也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且希望通过一定的分析,排查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风险,并根据这些风险做好管控,从而真正的避免出现出错、甚至变坏的结局。

  首先,风险的来源,作为学生来讲的话,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即:父母的管理、自我的约束、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环境,同时这四个方面又取决于孩子的接收转化,最终在思想上形成自已的观点,尤其是青春期阶段,需要给予重视。

  以小凯为例吧。小凯做为尖子生,从县城到长沙名校学习,环境的巨大改变,父母管束的减少,个人追求新生活的愿望,包括学校没有及时到位的关心,都有可能让他走上岐路,从而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别的方法,比如无节制的打游戏,上网,逃课,谈恋爱,与社会上的人混,与臭味相投的同学一起胡作非为,学习成绩就会持续下降,最后就会从前几名滑到最后几名。

  所以,小凯的父母在送孩子去长沙上学之前,就应该要预测出现的风险,并预判出现不可控的可能性,想一想有没有好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讲,孩子的基因来自父母,所以他的缺点与长处,也只有家长才会十分清楚,尤其是父母自身有明显缺陷的,就更加清晰了,而送孩子去异地上学,最为关键的是孩子有没有自制力,上进心能不能战胜外界的影响。若是孩子自制力差,又没有办法贴近管控,结局可想而知,不用多说。其次,就是看孩子的人生目标明不明确,会不会因外界因素影响而动摇,最终改变。然后学校与环境,老师愿不愿意关注孩子,有没有精力关心孩子,学校的管理能不能保证孩子在正常的轨道上前进,这也是要考虑的,而且要付之于行动的。

  说句题外话,我在曾经遇到过是否送孩子去四大名校学习的想法,但经过我的了解和分析,孩子的自制力差,而且即将来的青春期风险,让我认为并不合适,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相反的是我一个同学,他的孩子从小就上进,自制力强,他就把她送到了长沙的名校读书,结果就很不错,最终也考上了国内的名校。

  在选择异地上学之后,管控措施就必须要跟上了,尤其是已知的风险和已经预判的风险。一是自制力的关注。自制力差,最好的方法是有能力陪读,若是没有,就要看能不能找到有能力管孩子的老师,然后家长与老师之间多沟通,发现苗头,及时处理。二是学习能力的关注,初中与高中的学习是不一样的,区别很大,会学习的孩子到了高中,很快就会脱颖而出,有名师指点会更好,所以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学习能力,在送走之前就要做一些铺垫,看一看是否具备深入钻研和创新能力,判断在高手如云的环境下,孩子的信心会不会受到打击,甚至动摇,并及时予以修正,最终有适合的方法。

其次,做好交友的关注。学生阶段的孩子,你看他长得人高马大,但年龄摆在那里,孩子终究是孩子,不能做成人看,所以必须要保证孩子交友的正确。俗话说,跟什么人交往,就会学习什么。这一点,必须要考虑进去,并做出干预,保证孩子的行为不偏斜。其次,一定要取得老师的支持,尤其是班主任,有了他们的支持和管教,大问题大方向就不会错,同时要向老师提供信息,介绍孩子的性格特点,与老师沟通及时沟通,定期见面,解决问题。家长要深信,有人管和没人管是两个概念,管得多与管得少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管控要有效,方法要正确,精力也要保证到位。内容比形式重要得多,有些家长,可能也会跑来跑去,但若是不善于发现问题,不善于做工作,麻烦可就大了,搞得不好,会弄巧成拙。那么怎么办呢?寻求帮助,有的放矢,及早干预,不要等到不可救药了而后悔终生。

  有问题不可怕,给孩子自信,给孩子改正的时间,可能是最好的办法,所以家长的心胸不能狭隘,不能遇事就急,一急就没有了章法,一急就手足无措,这是不可取的。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对孩子的教育,家长要上心,不要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也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学校,自己的参与必不可少,而且还一定要尽心尽力。

  当然,孩子的教育也不可以好高骛远,急于求成,不合实际。家长要了解孩子,不能千篇一律,也不可能他们都一样,这是客观存在的。是不是读书的料,是不是很优秀,就如十个指头不是一般的齐一样,孩子是有差异的,所以在他们的学习中,个人有进步,不断地变好,变得优秀,就是最好的。

  孩子的教育是一门学问,我只是针对预防与管控,这一个小小的方面谈了一点个人的认识,算是抛砖引玉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2

标签:育儿   风险   孩子   父母   家长   名校   长沙   方法   老师   环境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