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跳水!暴跌40%,又土又贵还开遍机场,中产的标配,卖不动了

很多人可能发现,现在去机场、高铁站转一圈,那些门面最醒目的行李箱专柜,越来越冷清了。

最典型的一个就是——新秀丽,这个曾经被奉为“中产标配”的百年老牌,现在却被年轻人嫌弃“又土又贵”。

最新财报显示,新秀丽2025年第一季度利润暴跌了42.6%,销量也在掉,股价更是一度跳水40%

到底发生了什么?中产标配,真卖不动了吗?


01

回头看看,新秀丽真不是一上来就“烂大街”的。

它可是1910年就在美国起家的老品牌,从一开始就抓住了“飞行时代”的红利。

上世纪喷气式飞机一出现,越来越多人出差旅游,大家就琢磨:得有个结实、耐摔、能装又轻的箱子吧?

新秀丽创始人就灵光一闪,用航空材料镁合金做箱体壳子,推出了全球首批“能扛打”的旅行箱。

硬壳轻便、防撞抗压,还能抗寒防雨,最重要的是——内部设计超人性化,有隔层、有交叉固定带,就像搬了半个家也能收纳得整整齐齐。

这种“外抗造、内有序”的设计,一下子就成了商务精英、常旅客的心头好。

尤其是新秀丽在中国走红那几年,简直就是“身份象征”。

拿着新秀丽的行李箱走进机场,恨不得空姐第一眼就知道你出差多频繁、出手有多阔。

2011年,新秀丽在香港上市,次年中国市场销售额破1.78亿,成为亚洲最大市场。

鼎盛时期,光在中国,新秀丽一家就占了六成箱包市场份额

可以说,那个时候,新秀丽在中产圈子里几乎是“标配”:一入职出差多了,第一件事不是买电脑,而是配个新秀丽。

但盛极必衰,这么火的品牌,怎么说“凉”就凉了?


02

说实话,新秀丽现在的“掉队”,不光是对手太强,更是它自己“太老了”。

你试试在小红书或淘宝上搜“行李箱”,现在的年轻人追求的是啥?性价比、颜值、功能性、轻巧、智能……

什么马卡龙色、奶茶色,能放水杯、有USB接口、带GPS定位甚至会“自己走”的行李箱一大堆。

反观新秀丽,还是老三样:贝壳箱、商务黑、硬朗风,看上去就像是70后的审美残影。

年轻人看了第一反应就是两个字——“老土”

更尴尬的是,很多人居然还误以为新秀丽是个韩国品牌。你没听错,原因竟然是它请了韩国明星代言……

你说这品牌定位,能不翻车吗?

而且,这些年中国制造崛起,箱包行业更是被打得价格透明。

国产品牌像爱华仕、雅士、地平线8号、90分,质量一点不差,设计还更潮,价格还只要新秀丽的一半甚至更低。

还有个扎心的数据:2024年中国箱包市场份额排名前13里,新秀丽没上榜

你想想,这意味着啥?连名字都叫不全的新品牌都能把它压下去。

新秀丽最值钱的“经典款”贝壳箱,如今在直播间没人下单、门店门可罗雀、618大促没动静、社交平台点赞量屈指可数。

别说中产“新中年”,就连学生群体、年轻白领也绕着走。


03

有人可能会说,那是不是有太多山寨货冲击市场了?这确实是个原因,但不是关键。

新秀丽卖不动,更深层的原因其实是品牌定位和产品更新跟不上时代变化

曾经的优势,现在别人也能做到:

耐摔?国产铝镁合金箱一样扛揍。

轻便?现在连电动箱都能“跟你走”。

能装?人家第四空间、可扩容设计早已经超车。

而新秀丽这些年除了贝壳箱再没爆款,靠老印象吃饭,自然容易被遗忘。

最致命的是——新秀丽卡在了“高不成,低不就”的位置。

打价格战拼不过国产品牌,打奢华感又拼不过日默瓦、LV、Gucci这些大牌。

说句实话,新秀丽这个定价,在现在消费趋于理性的时代,很多人买不下手。

特别是疫情三年冲击,旅游业断崖式下滑,新秀丽高度依赖线下门店和奥莱折扣店的运营模式,直接被打懵了。

门店成本高、利润不稳,品牌认同感还在下降,年轻人根本不吃这套了。

就连老用户也在“毕业式消费”——第一次出差用新秀丽,换箱子时果断升级日默瓦。


04

其实新秀丽不是没意识到问题。

这几年也在拼命找补,搞联名、请流量明星、做直播、上小红书、搞“国潮”系列……

甚至还在尝试转型非旅游产品线,比如背包、配件、商务用品,努力分散风险。

还准备在美国二次上市,想借资本再打一波翻身仗。

但很遗憾的是——这些动作在市场上“水花很小”。

新秀丽的大中华区总裁马瑞国当年说过一句话:“要抓住飞着的苍蝇,才能拿下中国市场。”

这话没错,可问题是,它现在连苍蝇在哪儿都看不清了。

更讽刺的是,它现在在天猫的行李箱类目销量榜,只能排到第10。

而前面基本都是你没听过的国产品牌——便宜、能装、颜值高、还能分期付款,谁不爱?

不过话说回来,新秀丽也不至于马上倒。

它底子厚、历史长、专利多、渠道稳,在新兴市场比如印度、东南亚还有增长空间。

真正要做的,是彻底“推倒重来”。

不是说它的产品不行,而是“品牌故事讲不动了”。

当你的消费者从“为品牌买单”变成“为功能性买单”,你就必须在颜值、科技、设计、互动上下功夫。

别再盯着机场那些“老中产”,得去抓抖音、小红书的那批年轻人——他们才是未来消费力。

说到底,不是中产变穷了,而是中产变精了。


结语:

百年品牌新秀丽的这场“滑铁卢”,并非突然崩掉,其实是一场“慢性失速”。

它从高高在上的“商旅首选”,一步步变成“烂大街款”,不是因为不够贵,而是因为不够新、不够潮、不够贴近人心

如今的中国市场不缺商品,缺的是共鸣。

你卖的是箱子,人家要的是“体验感”。

中产的选择,早就从“装得多”,变成“看着潮”“划得来”“好互动”。

新秀丽要想再爬回山顶,必须从“箱子”开始,但不能止于“箱子”。

抓不住年轻人,就抓不住未来。

“卖不动了”,不是终点,恰恰是一种提醒:是时候重新出发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财经   中产   机场   秀丽   行李箱   品牌   箱子   年轻人   中国市场   贝壳   箱包   国产品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