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没想到,打压中国制裁中国的结果竟然是中国不再购买美国芯片

这几年,中美之间的科技战打得热火朝天,尤其是芯片这块,美国本来想着通过制裁和限制能把中国摁住,结果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中国不仅没被打垮,反而开始自己搞芯片,还慢慢不买美国的货了。这事儿咋回事儿?

说起中美科技竞争,芯片绝对是重头戏。为啥?因为这玩意儿是现代科技的命根子,手机、电脑、汽车、飞机,甚至导弹,哪样离得开芯片?美国一直是这领域的霸主,手握英特尔、高通、英伟达这些巨头,技术领先,市场也吃得死死的。而中国呢,虽然消费电子做得风生水起,但芯片这块一直靠进口,尤其是高端芯片,基本依赖美国和它的盟友,比如台积电。

2010年代,中国崛起势头太猛,美国开始慌了。尤其是看到华为在5G上领先全球,中兴也开始崭露头角,美国觉得不能再让中国这么发展下去,不然自己的科技霸权可能保不住。于是,从2018年开始,美国祭出制裁大招,想掐住中国芯片的命脉。他们的逻辑很简单:你没芯片,啥高科技都玩不转,我就能把你摁死。

但事情真有这么简单吗?咱们接着往下看。

美国打压中国芯片的第一枪,是2018年4月对中兴通讯开刀。当时,美国商务部宣布,中兴因为违反了对伊朗和朝鲜的制裁规定,卖了美国技术给这些国家,所以要罚它。具体措施是禁止美国企业7年内向中兴卖任何零部件,尤其是芯片和软件。这一下可把中兴整惨了。

中兴的手机和通信设备业务基本靠美国芯片,比如高通的处理器和谷歌的安卓系统。禁令一出,中兴的供应链直接断了,生产线停摆,市场份额哗哗往下掉。数据显示,2018年中兴的净利润直接从前一年的45.7亿元人民币跌到亏损69亿元。这事儿让中国上下都看傻了眼:原来咱们这么依赖美国芯片,一掐就完蛋。

后来,经过谈判,特朗普在2018年5月发推说要放中兴一马,6月达成协议,中兴交了10亿美元罚款,还得换管理层、接受美国监督,才算保住一命。这件事成了个转折点,中国意识到,靠别人终究不行,得自己搞定芯片。

中兴事件还没消停,美国又把矛头对准了华为。2019年5月,美国把华为拉进“实体清单”,意思是美国企业不经许可不能给华为供货。这次制裁比中兴还狠,因为华为不只是手机业务牛,5G技术更是全球领先。美国担心华为威胁它的国家安全和技术优势,干脆直接下死手。

华为的供应商,比如高通、英特尔、谷歌,全都得停供。连台积电这种代工厂,因为用了美国的技术,也不能给华为生产芯片了。更绝的是,美国还跑到荷兰,压着ASML公司不卖极紫外光刻机(EUV)给中国。这玩意儿是造高端芯片的核心设备,没它,7纳米以下的制程基本没戏。

华为的手机业务直接被打残。2019年,华为手机全球出货量还有2.4亿台,到2021年暴跌到3500万台,市场份额从第二掉到几乎看不到。但华为没坐以待毙,他们早有准备,靠子公司海思研发的麒麟芯片撑场面。2020年,麒麟9000芯片用在Mate 40系列上,虽然数量有限,但好歹保住了高端市场的一口气。

美国这一顿操作,确实给中国来了个下马威,但也把中国逼急了。俗话说,逼到绝路才能爆发潜力,中国就是这么干的。政府和企业联手,硬生生从绝境里杀出一条血路。

2020年8月,中国国务院出台了个大招——《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这文件里说了,要投几千亿人民币,把芯片产业扶起来。咋扶?减税、补贴、建项目,样样不落。目标是到2025年,芯片自给率从16%提到70%。

还有个“国家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募了2000多亿,专门投芯片设计和制造。华为、中芯国际这些企业都拿到了真金白银的支持。政府这态度很明确:芯片不能再卡脖子,必须自己搞定。

华为这边,海思加班加点搞设计。2020年秋天,麒麟9000芯片问世,5纳米制程,虽然没法大规模量产,但技术上证明了中国能做高端芯片。后来2023年,华为Mate 60 Pro带着麒麟9000S回归,震惊了不少人。虽然不是最顶尖的,但能用国产芯片重回市场,本身就够硬气。

中芯国际也不含糊。作为中国最大的芯片代工厂,中芯在14纳米制程上站稳了脚跟。2023年,他们的14纳米芯片开始稳定量产,还在憋着劲儿往7纳米冲。虽然没EUV光刻机,靠老设备硬优化,能走到这步已经很牛了。

美国不卖设备,中国就去找别的路子。日本、韩国的二手光刻机成了香饽饽,虽然不是最先进的,但能凑合用。中国商务部的人跑去欧洲、日本谈合作,能买啥买啥。2021到2023年,中国新建了17座芯片厂,产能从每月296万片晶圆涨到357万片,硬是把基础打牢了。

美国本来想着制裁能把中国卡死,结果呢?中国不仅没趴下,还开始不买美国芯片了。这事儿对美国企业来说,简直是当头一棒。

2023年,高通的中国收入占它总收入的46%,但随着华为用自己的芯片,其他厂商也转向国产,高通的日子不好过了。英特尔也一样,2023年从中国赚了148.5亿美元,占总收入27%,但中国政府推国产处理器,比如龙芯、飞腾,英特尔的份额眼看着缩水。英伟达更惨,2023年从中国赚了103.1亿美元,但出口限制一出,收入直接下滑。

制裁不光伤了中国,也搞乱了全球供应链。台积电、三星这些代工厂得重新排订单,苹果、高通这些美国公司因为芯片短缺头疼不已。2021到2023年,全球芯片荒让汽车厂减产,美国底特律的工厂都停过工。这波操作,等于美国自己也吃了哑巴亏。

2020年,中国芯片自给率才16%,到2023年已经逼近30%,预计2025年能到70%。这速度,谁能想到?制裁反而逼着中国加速自立,美国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

到了2025年,中美芯片战还是没消停。美国这边,特朗普二度上台后,继续搞技术限制,2025年1月签了个行政令,推动美国自己的芯片制造,还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砸钱扶持。加上跟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的“四方安全对话”,想把供应链攥在手里。

中国呢?靠“十四五”规划继续往前冲。中芯国际14纳米稳了,7纳米也在试,华为的鸿蒙系统用户暴增,连智能汽车都搞起来了。全球这边,欧洲、日本、韩国也开始自己玩半导体,供应链越来越散。

这几年的事儿证明了一点:美国想靠制裁摁住中国,没那么容易。中国也不是好欺负的,被逼急了照样能翻身。芯片这东西,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但中国硬是靠政策、企业和决心,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美国没想到,自己打压中国,最后反倒帮中国壮大了国产芯片,还丢了市场。这场博弈,谁输谁赢还不好说,但有一点很清楚:科技这玩意儿,靠封锁是锁不住的。你咋看?中国能彻底自给自足吗?美国接下来咋办?欢迎留言聊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7

标签:科技   中国   美国   芯片   没想到   华为   三星   纳米   麒麟   英特尔   日本   光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