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每日凌晨3点多就起床,8点才上朝,中间的5个小时她都在干嘛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方丈

编辑| 幸运

初审| 天坛

前言

说起清朝末年那位权倾朝野的老佛爷慈禧,大家可能都知道她把持朝政几十年,把大清朝折腾得够呛。

她每天凌晨三点多天还没亮就得起床,可直到早上八点才晃晃悠悠地出现在金銮殿上朝。

这中间整整五个小时,一个老太太能忙活些什么?难道光是洗脸刷牙就要这么久?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位太后娘娘每天早上这漫长的五小时里,究竟都在折腾些什么名堂?

赖床的老佛爷:叫醒她可真不容易

凌晨三点的紫禁城,天还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外头冷风呼呼地刮着。

这会儿宫女们就得轻手轻脚地进到慈禧的寝宫,开始叫她起床。

别以为贵为太后就能说醒就醒,慈禧这人跟普通老百姓一样,早上起床那叫一个磨蹭。

宫女们得小心翼翼地喊:"老佛爷,该起身了。

"声音不能大,怕吓着她;声音也不能小,小了她听不见。

喊一遍没反应,得接着喊第二遍、第三遍。

慈禧躺在那张铺着上好绸缎的龙床上,经常翻个身继续睡,嘴里还嘟囔着不耐烦的话。

宫女们站在床边干着急,又不敢真的去推她,只能一遍遍地轻声呼唤。

有时候折腾个十来分钟,慈禧才算是勉强睁开眼睛。

这起床的过程,少说也得耗去半个小时。

要是她头天晚上睡得晚,心情不好,这起床的时间还得往后拖。

层层叠叠的穿衣大戏

好不容易把慈禧从床上弄起来,接下来就是穿衣服这档子大事。

你以为穿件衣服能有多难?那你可就太小看清朝皇室的规矩了。

慈禧作为太后,每天要穿的衣服那叫一个复杂,里三层外三层,光是伺候她穿衣服的宫女就得好几个。

最里头得先穿贴身的内衣,这还不算完。

外头还得套上中衣,再往外是长袍,最外头还得披上那件绣着龙凤图案的华贵外袍。

每一件衣服都沉甸甸的,上头缀满了各种珠宝装饰。

宫女们得小心翼翼地伺候着,生怕弄皱了哪个褶子,或者碰掉了哪颗珍珠。

穿鞋也是个技术活。

慈禧那双脚裹过,得穿特制的花盆底鞋。

宫女得跪在地上,捧着鞋子,等她把脚伸过来,再轻轻地帮她套上,还得系好鞋带。

这一整套穿衣流程下来,最快也得一个小时。

母乳洗脸的美容秘方

穿好了衣服,慈禧就要开始洗漱。

这洗脸可不是随便用盆水抹一把就完事的。

她有自己那套讲究的美容方法,说出来能把人吓一跳。

慈禧先用加了新鲜花瓣的温水漱口,那些花瓣都是当天一早从御花园里摘来的,必须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

漱完口,重头戏来了——洗脸用的竟然是新鲜的母乳。

没错,就是人奶。

宫里专门养着一批年轻的奶妈,每天早上都得挤出新鲜的奶水,装在精致的瓷碗里端过来。

慈禧相信这玩意儿能让皮肤变得细腻白嫩,青春永驻。

宫女们得用柔软的丝绸手帕蘸着母乳,轻轻地给她擦脸,一遍又一遍,生怕用力重了伤了她那张老脸。

洗完脸还得抹上各种护肤的膏药,什么珍珠粉啊、玉石粉啊,反正都是些贵得吓人的东西。

这整个洗脸的过程,又得花去大半个小时。

梳头的学问:李莲英的拿手绝活

洗完脸就该梳头了。

慈禧的头发早就花白了不少,但她最见不得别人说她老。

给她梳头这活儿,一般人还真干不了,得是李莲英亲自出马。

李莲英是慈禧跟前最得宠的太监,这人最大的本事就是会拍马屁,梳头的技术更是一绝。

慈禧坐在梳妆台前,李莲英站在她身后,手里拿着檀木梳子,从上往下一下一下地梳。

梳头的时候最怕掉头发,尤其是那些白头发。

李莲英有个绝招,梳下来的白头发他都偷偷藏起来,绝不让慈禧看见。

他梳头的力道掌握得恰到好处,既不会扯疼慈禧的头皮,又能把头发梳得服服帖帖。

梳完头还得盘发髻,插上各种金银珠宝做的发簪、钗子。

慈禧头上那套头面,价值连城,光是那些宝石就够普通老百姓吃一辈子了。

李莲英插发簪的时候,手都不敢抖一下,插歪了或者戳疼了慈禧,那可就倒霉了。

这梳头盘发的功夫,少说也得一个小时。

化妆打扮:耗时最长的环节

头发弄好了,接下来就是化妆。

慈禧虽然年纪一大把了,但爱美的心一点不输年轻姑娘。

她的化妆过程那叫一个精细,能耗上一两个小时。

先是打粉底,宫女们用最细腻的粉扑,蘸着白粉往她脸上扑,一层又一层,要把脸上的皱纹和老年斑都遮盖住。

接着是画眉毛,慈禧的眉毛要画成细细的柳叶眉,这活儿得眼神好手稳的宫女来干,稍微画歪一点,她就要发脾气。

点胭脂也有讲究,不能点得太红,显得俗气;也不能太淡,看着没气色。

宫女得拿着小刷子,在她颧骨上轻轻晕染,要晕得自然,好像天生就有的红润一样。

嘴唇也得涂上口脂,颜色要跟衣服搭配得当。

这还没完,还得往脸上贴花钿,在额头上画花纹。

这些装饰都得对称工整,马虎不得。

整个化妆过程,慈禧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几个宫女围着她转,就像在完成一件艺术品。

早膳大排场:二十多道菜的浪费

折腾完这一大套,已经到了早上六七点钟。

慈禧该用早膳了。

你以为早饭就是喝碗粥吃个包子?那真是太小看皇家的排场了。

慈禧的早膳,光是菜品就有二十多道,这还不算点心和主食。

什么燕窝粥、鱼翅羹、烤乳猪、清蒸鲈鱼、炖鹿肉,各种山珍海味摆了满满一大桌。

这些菜每样只做一小份,好看是好看,但实际能吃的没多少。

吃饭前还有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试毒。

专门的太监得先尝每一道菜,确认没问题了,慈禧才动筷子。

她吃饭还有个规矩,叫"食不过三",就是每道菜最多只吃三口。

这本来是祖宗留下的规矩,怕皇帝吃太多容易被人下毒。

慈禧夹几口这个,尝几口那个,大部分菜都只动了一两筷子就放下了。

那些没怎么动过的菜,按说可以赏给下人吃,但她偏偏不。

这些剩菜剩饭,宁可倒掉喂狗,也不给宫女太监们吃。

外头老百姓饿着肚子,她这儿每天早上就这么糟蹋粮食。

坐轿上朝:最后半小时的仪仗

吃完早饭,时间已经到了七点半。

慈禧得从她住的寝宫挪到金銮殿去上朝。

这点路程,走路的话也就十来分钟,但她不能走,得坐轿子,而且这一路的仪仗队伍搞得特别隆重。

她坐的是八抬大轿,轿子用的是最好的楠木,外头包着黄缎子,上头绣着龙凤。

八个身强力壮的太监抬着轿子,步子得整齐划一,走得又稳又慢。

轿子前头有人敲锣,后头有人打伞,两边还跟着一大堆宫女太监。

这一路走得那叫一个慢,生怕颠着轿子里的老佛爷。

从寝宫到金銮殿,愣是要走半个多小时。

沿途所有人都得跪在地上,低着头不敢看。

等这支队伍晃晃悠悠地到了金銮殿,时间正好八点整。

满朝文武大臣早就在殿外候着了,有的甚至五更天就到了,在寒风里站了好几个小时。

慈禧这才慢悠悠地从轿子里出来,走进金銮殿,开始她一天的执政生涯。

结语

慈禧这五个小时的早晨准备过程,说白了就是一场极尽奢华的个人秀。

当时国家内忧外患,老百姓连肚子都填不饱,她却每天早上在这些繁文缛节上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这种脱离现实的奢侈生活方式,恰恰反映出清朝统治阶层的腐朽堕落。

一个王朝的掌权者,把心思都用在了打扮吃喝上,国家能不完蛋吗?慈禧的这五个小时,就是大清朝走向灭亡的一个缩影。

信息来源:

《清宫档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德龄:《清宫二年记》,商务印书馆

《慈禧外传》,故宫博物院出版社

《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中华书局

《清代宫廷典制史料》,北京古籍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3

标签:历史   慈禧   小时   凌晨   宫女   金銮殿   轿子   清朝   太监   老佛爷   早上   寝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