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发菜
谁也没想到,离婚3年后,黄晓明竟然会沦落到现在这种地步。
请动刘亦菲宣传,就连赵丽颖也给他“站台”,让半个娱乐圈都帮他吆喝。

甚至拿“保护多年”的亲儿子当宣传噱头,丝毫不顾杨颖的体面。
这么大的阵势,如果放在几年前肯定会大爆,票房过亿是轻轻松松的事。

然而,惨淡的票房口碑却结结实实的给了黄晓明“一巴掌”。
纵然黄晓明为了新戏“费尽心机”,但观众的眼睛“可不瞎”。

从古至今,能让众星都下场宣传的电影基本都免不了“扑街”的结局。
姜文的《你行!你上!》,杨幂的《酱园弄》,票房口碑由此可知。

更何况“酒香不怕巷子深”,再好的作品,就算没有明星宣传,也会有人抢着去看。
比如陈佩斯的《戏台》,上映前为别的剧“让档期”,戏里也没什么知名流量大咖,但依旧票房过亿。

那么,黄晓明为什么宣传的这么“拼命”呢?
回看黄晓明这些年的演艺经历,与其说他是为了宣传电影,不如说他是为了“救自己”。

自从他跟杨颖离婚开始,黄晓明莫名其妙的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先是在综艺里的“霸总”言论,被网友贴上了“油腻”的标签。
再是跟网红叶柯的绯闻,让他备受关注。

叶柯指涉“名媛培训班”、与前夫纠葛等争议不断,还被传“自导自演分手”。
黄晓明作为“绯闻男友”一度因叶柯路人缘下滑,被粉丝质疑眼光,意外导致杨颖的口碑上升。

后来杨颖被歌手李心月造谣“婚内不忠”,黄晓明惨遭牵连,多年前“夜店旧闻”被翻出。
杨颖那句“我就是夜店”,两人被网友嘲为“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到了作品方面,黄晓明近几年的成绩更是“惨淡”。
《戴假发的人》票房仅400多万元,《最后的真相》票房五千多万,据说连本都没回。

到了现在铺天盖地宣传的《阳光俱乐部》上映三天票房还不到五百万,还经历过一次撤档。
为了这部电影,黄晓明自曝为角色增重30斤,抛去了以往“油腻”风格的演技。
与此同时,他还少见的打出了“亲情牌”。

他说最希望自己的姥姥能看到这部电影,但姥姥去世了。
后来他又分享了儿子小海绵在他拍摄期间给他送花的视频,说自己跟儿子就像哥们儿。

要知道,杨颖此前照顾小海绵的时候,是“能藏则藏”把小海绵保护的很好。
但黄晓明为了新片直接把小海绵拉到了明显上,显然在利益面前家庭“不值一提”。

如今看来,杨颖曾经为儿子的付出就像“一场笑话”,黄晓明彻底不顾及前妻的脸面。
不过,黄晓明也是“走投无路”了,他近几年的票房和口碑跌的非常明显。

这部电影或许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电影高票房或许能让他获得名利,更大的用处却是扭转他岌岌可危的口碑。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