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田华 通讯员 高振铎
初识水田河,多因她的酒香。寻着酒香来到水田河,你会发现,水田河的美食多到超乎想象。
8月5日至7日,保靖县水田河镇12个村齐聚镇政府广场,开展“三宴融一席”文化体验活动。当地民俗专家、资深手艺人讲解水田河镇豆腐、酸菜以及食用“百虫”的历史渊源、制作方法,通过“美食+产业+文化”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
不只有酒
水田河镇,因河得名。发源于吕洞山的水田河,穿山越谷,流入水田河镇后豁然开朗,河谷变得开阔起来。群山环抱的河谷中,除了水田河,还有金落河、五猛沟、绿绿河等五六条清流。
水田河的活水,是自然最珍贵的馈赠,成就了水田河酒数十载的醇香美名,也默默奠定了本地“豆腐、酸菜、百虫宴”这“三宴”风味的灵魂。
站在水田河边远眺,群山如黛,河谷丰饶。清澈的溪流浅滩石缝间,活跃着对水质极度挑剔的桃花虫;稻田里,好水滋养出的“呆鱼”(稻花鱼)自在游弋;远处山脚坡地上,辣椒、茄子、豇豆、苞谷、七彩椒等农作物蓬勃生长。
这方水土孕育的丰饶物产,共同构成了“三宴”最鲜活、最地道的底色。
有虫为鉴
苗族人喜食桃花虫。桃花虫是节肢动物门广翅目巨齿蛉的幼虫,体表呈黑黄色,多足。据说这虫对水质极度敏感,主要栖息于海拔300米至800米的溪流浅滩,多藏匿在花岗岩或石灰岩缝隙中,因在桃花盛开季节口味最佳而得名。
在水田河镇,桃花虫的理想栖息地不少,当地人也会在赶集时出售桃花虫,但最适合捕桃花虫的村应该是金落河村。
金落河村以河为名。村内的金落河宽处有三四十米,窄处也有十来米,河水终年清澈见底。村里苗族风情浓郁,苗族民居保存良好,近年来还修建了游步道、观光公路、文化长廊、风雨桥、游客接待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发展起了乡村旅游。村内还有农家乐,每年夏天都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一为消暑赏景,二为品尝美食。
有酸藏韵
水田河的好水与独特的小气候,不仅是生灵的乐土,更是苗家人智慧发酵的温床。
千百年来,为解决山区食物保鲜难题,苗家人巧用坛罐,以“酸”储食,造就了独特风味。湘西是“微生物发酵带、土壤富硒带、植物群落亚麻酸带”,而水田河优质的水源和稳定的河谷环境,又为微生物的繁育提供了绝佳舞台。
你看,活动现场,酸香四溢:酸辣椒鲜红惹味,酸茄子绵软入味,苞谷酸带着谷物的醇厚,酸肉、酸鱼则藏着荤食与酸香的奇妙碰撞,各式酸菜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五牙村的石文艳是做酸菜的行家,她的秘诀是“本地材、古法艺”,即酸鱼必选水田河稻田里的“呆鱼”,它个头适中、肉质鲜嫩;苞谷酸必得用碓舂制,这样才能让苞谷与辣椒融合,并充分释放本真香气……
如今,石文艳在村里收购原料,制作各种酸菜,再通过短视频平台将酸菜销往远方,不仅让漂泊的人尝到乡愁,还带动了乡邻增收。
有水生金
这些年,水田河镇的交通得到了极大改善,驾车前往保靖县城仅需约40分钟,去往吉首市也不过1小时左右。时空距离的缩短,为物产走向更广阔的市场铺平了道路。
今年7月,水田河村新成立豆腐厂,希望用老技术助力乡村振兴。20世纪60年代,水田河曾有一家豆腐厂,虽然后来解体,但腊月十五为村民打“年豆腐”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重启规模化生产,就是想让这份源于好水的滋味走得更远,让乡亲们的日子更甜。”水田河镇强村公司负责人梁仕骏是土生土长的豆腐行家,他介绍,豆腐厂立足本地好水好豆的优势,恪守传统工序,生产水豆腐、烟熏豆腐干、霉豆腐、油豆腐等多种产品,公司正积极对接湘西职院等院校,让更多人尝到水田河的地道风味。
“我们将以‘豆腐宴、酸菜宴、百虫宴’为核心载体,聚力打造公共区域品牌,带动梁家村挂面、吉铁村蜂蜜等村寨农产品销售,赋能乡村振兴。”水田河镇相关负责人说。
更新时间:2025-08-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