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特朗普访问前,李在明送上大礼,中国不买的东西,韩国想接盘

特朗普亚洲前夕,韩国是计划要“接盘”中国放弃购买的美国大豆这一个动作,跟特朗普访韩的时间点是高度契合的,背后主要是牵扯到了每一行贸易博弈跟国家粮食安全的布局。

韩国这一次大豆的短缺并不是突发情况,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是显示韩国的粮食自给率仅仅只有19.3%,大豆的自给率更是低到了5.9%,70%的使用大豆都是要依赖进口的。

之前韩国收紧了进口,并且鼓励本土的种植的政策也是直接导致了供需的失衡,当前上百家都付坊面临着停工,食用油和豆制品的价格已经是大幅度的上涨了。


而美国正在面临着大豆滞销的一个困境,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25年新季大豆对华的销售记录是零库存是飙升到了980万吨的历史峰值,滞销的总量是达到了4200万吨。

同时,美韩的经贸谈判陷入到了僵局中:美格斯提出了以关税降到15%为条件,换取韩国3500亿美元的一个投资,这一个要求也是超出了韩国的承受能力了。

韩国之前的计划是进口美国的大豆,表面上是为了缓解国内的粮荒,其实就是一种妥协。美国长期把粮食作为敌人博弈的一个筹码,四大粮商是垄断着全球80%的粮食贸易。

韩国如果是加深了对美国大豆依赖的话,那么未来在驻军的费用,对华等多个议题上可能会面临美国的粮食施压,进一步的丧失了战略的主动权。

中国2025年前面的停止购买美国的新一季度的大豆,主要还是源自于长期的战略上的规划。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是显示2025年的1~9月份,中国进口的大豆是有8619万吨,其中巴西的大豆占比是73.9%,美国的大豆占比仅仅只有19.5%,而且新一季度的采购量是零。

这一个布局的底气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就是中国的市场话语权,中国的大客户的进口量占全球的60%,是全球最大的一个买家,美国的大豆农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是非常高的。

二是进口的一个多元化,阿根廷9月份是取消了26%的大豆的出口税,以后中国48个小时就签下了130万吨的订单,截止到10月份,阿根廷对华的大豆的订单已经是达到了300万吨,同时俄罗斯,乌拉圭等国家的供应占比也是在持续的提升。

三就是国内的产能也是在不断的提升,2025年中国的大豆种植面积已经是扩大到了15%,总产量已经是2117万吨了,中储粮的储备是有4500万吨,是可以保障全国三个月以上的供应的。

中国的选择既是美国方面贸易政策的一种反制,更加是粮食安全的底线思维的体现,通过多元化的布局来摆脱单一供应国的一个束缚。

韩国跟中国的不同选择本质就是粮食安全战略上的差异,韩国是受制于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的一种双重绑定,在粮食荒的面前可能是只能是被动的依附美国。

而中国是通过了提前的布局,把粮食进口转化为了维护国家利益的一个筹码,也是彰显出了大国的战略眼界。

特朗普现在是访华在即,韩国是否会正式签署美国的大豆订单呢?这一个决策将会如何影响他们的外交灵活性?这个确实是值得持续的关注。

但是无论国际格局怎么样变化,粮食安全始终是国家自主发展的一个前提,唯有有把命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能在大国博弈中占据主导地位。

信息参考来源

1. 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粮食安全报告2025》

2. 美国农业部《2025/26年度大豆市场展望》

3. 中国海关总署《2025年1-9月农产品进口统计》

4. 华夏时报《中国大豆进口结构重构,美豆占比持续下滑》

5. 同花顺财经《阿根廷零关税冲击全球大豆贸易格局》

6. 雪球《阿根廷取消农产品出口税,中国紧急采购130万吨大豆》

7. 北京周报《中国大豆进口转向多元化,巴西成主力供应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财经   韩国   大礼   中国   东西   大豆   美国   阿根廷   粮食   粮农组织   粮食安全   海关总署   农业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