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控制血糖”,那么,你做到了吗?

比如有的人说,饭后运动能降血糖,这是真的吗?
其实,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进食一日三餐可以为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可在我们进食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后,会促使血糖升高。
而此时为了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稳定餐后血糖,在这个阶段运动,可消耗体内大量的能量,包括葡萄糖,最终起到稳定血糖的作用。另外,有大量的研究证明,糖尿病患者通过适量的运动可大大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样也起到了稳定血糖的功效。

也就是说,运动这件事本身就能降血糖,但更为关键的是什么时候运动,以及如何运动至关重要。
饭后多长时间开始运动有助于降血糖?
最佳的运动时间为饭后的30分钟到60分钟后再开始锻炼,餐后半个小时,正是肠胃消化食物的时间,此时血糖也开始进入上升期,到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还有可能会让血糖水平达到峰值。

所以在这个时间间歇运动,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延缓餐后血糖上升,如可以选择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打球等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够让血糖波动缩小。
倘若你吃完饭就需要“锻炼”的话,可以选择餐后散步10分钟左右到时间,如此也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水平。在2025年自然子刊所做的试验,在进食75g的葡萄糖后快走10分钟的时间,2小时的血糖曲线有所下降。

但需要糖尿病患者注意的是,最好不要饭后立即运动,特别是剧烈的运动形式,极有可能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甚至会引起腹泻、腹胀、消化不良等胃肠道不适感。
特别是在餐前注射过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其药物峰值与运动辅助降血糖的效果重叠,还有可能增加低血糖的危险。

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在饭后的30分钟~60分钟的时候运动,是辅助稳定血糖最有效短时间。至于饭后2个小时再运动,此时已经过了血糖的高峰值,虽然也能起到稳定血糖的功效,但在降低该餐血糖效果上会减弱。
另外,除了饭后运动以外,糖尿病患者还应注重饮食均衡、清淡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综合管理才是关键。
#冬日生活打卡季#
更新时间:2025-11-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