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8月10日讯(见习记者 邓湘蓉 彭美涵)暑期,中小学生迎来了放松休整的时光,但有不少父母反映,假期里孩子们视力问题频出。8月10日,记者走进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门诊部,不管是候诊厅还是诊室门口,一眼望去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叫号机的提示音、家长哄孩子的轻声安抚、护士交代用药的叮嘱……各种声响此起彼伏。
暑期眼科门诊迎“小患者”高峰
10点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门诊大厅分诊台前,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士挤过人群,转头看向身边攥紧单据的小女孩,语气里带着庆幸:“还好上周就约了号,你看这队伍排的,没预约哪能这么快到咱们。”这样的场景,是暑期眼科门诊的常态。暑假期间,青少年视力问题就诊量激增。
门诊室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门诊部主治医师王雁冰刚送走一位复查视力的12岁男孩,桌上的就诊登记表已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
“暑期门诊量明显向青少年倾斜。”他拿起登记表解释,医院每天开放2000个眼科门诊号源,其中青少年患者平均每天有100多人,遇上周末或假期中段,单日达到200到300人。这些孩子里,大多是用眼需求大的的中小学生,不过最近也常能见到几岁的幼儿,多是家长发现孩子看东西眯眼、歪头,赶紧带来检查。
暑期用眼“雷区”在哪里?
王雁冰分析,青少年暑期视力问题集中爆发主要有这几点原因:一是电子设备使用激增,屏幕蓝光持续刺激视网膜,用眼强度远超平时;二是作息紊乱,熬夜、缺乏规律作息影响眼睛调节功能,睡眠不足加剧视疲劳;三是户外活动不足,自然光暴露不够影响多巴胺分泌,多巴胺能抑制眼轴增长,对防控近视至关重要。
王雁冰表示,眼科门诊中还出现了多种暑期高发眼部问题,如屏幕终端综合征,此类问题表现为眼干、胀痛、畏光,多因过度用眼导致睫状肌痉挛,甚至可能诱发青少年假性近视。
同时,青少年干眼症患者也明显增多。空调环境下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眨眼频率降低,导致睑板腺功能障碍。此外,一些没有明显症状的隐斜青少年患者,因暑期持续近距离用眼,出现复视、头痛等症状,使得自身的斜视问题暴露出来。
科学护眼策略请收好
针对这波“小患者”高峰,王雁冰特意梳理了青少年护眼建议,希望能帮家长和孩子在暑期守住“清晰视野”。
青少年日常用眼可遵循“20-20-20”法则:每20分钟看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20秒,有效缓解视疲劳。同时,保证青少年每日2小时户外活动,即使在阴天也要多出去走走,让眼睛接触足够的光照强度。
环境改造同样不可忽视,青少年阅读时需保证500lux(照度单位)以上的照度,屏幕亮度要与环境光相匹配,减少光线对眼睛的刺激。
此外,医学验光能帮助排除调节异常,必要时可验配离焦镜片。王雁冰特别提醒,部分青少年就诊时近视已进展至中高度(超过300度),因此早期干预极为关键,建议家长在暑假初期和末期各为孩子安排一次视力检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为孩子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更新时间:2025-08-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