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出息了”,居然张嘴向中国要钱。
2025年8月21日,菲律宾参议院突然通过一项引发全球关注的决议,给中国开了一张巨额“罚单”,要求中国赔偿3960亿比索。
打着环保旗号开出天价罚单,是真要环保,还是政治碰瓷?凭什么我们没做错事,反而要被别人公开“喊赔钱”?
中国也不惯着,不到24小时,中国一段现场视频就让剧情急速反转。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2025年8月21日,菲律宾参议员洪迪薇在参议院推动通过了一项决议。
要求中国为南海的“生态破坏”赔偿3960亿比索。
这个数字可不小,相当于菲律宾一年GDP的1.5%,比他们全国环保预算多了四十多倍。
洪迪薇为了让这事看起来有理有据,她还特意设计了一套流程。
她先在推特上@了CNN、BBC这些西方媒体,生怕国际社会看不到。
然后附上一篇十多年前的学术文章,说“每公顷珊瑚礁值35万美元”,想拿这个当定价标准。
最离谱的是,她还把中国的牛轭礁、仙宾礁划进了“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声称中国在这些地方搞建设“破坏了生态”。
可这看似“有理有据”的索赔,仔细一扒全是漏洞。
首先是时间点太巧了——就在洪迪薇提索赔的前几天,美国的“米格尔·基思”号远征基地舰刚进驻菲律宾苏比克湾。
这艘舰能装 F-35B 隐身战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菲律宾敢这么嚣张,大概率是觉得有美国撑腰。
其次是“证据”太敷衍,菲方既没说清楚“受损海域”的具体位置,也没有珊瑚礁损毁的照片或检测报告。
就凭一句“每年损失330亿比索”,跟瞎编没啥区别。
西方媒体刚开始还跟着起哄,但中国网友可不买账。
有人直接晒出世界银行的数据打脸:菲律宾是全球第二大海洋塑料污染源,每年有80万吨塑料垃圾流进大海。
这些垃圾顺着洋流漂到南海,怎么反倒成了中国的错?
菲方一边倒打一耙指责中国,一边自己却在南海干着破坏生态的事。
首当其冲的就是那艘在仁爱礁赖了26年的“马德雷山号”军舰。
1999年,菲律宾故意把这艘退役军舰开到仁爱礁“坐滩”,美其名曰“驻守”,实际上就是想非法占着中国的海域。
这一赖就是26年,船体早就锈得不成样子,油污、铅、汞这些重金属顺着船缝往海里漏。
根据中国科学院2025年的报告显示,仁爱礁周边的珊瑚覆盖率从2000年的60%降到了现在的28%。
附近海域的鱼类数量少了40%,污染范围达到3平方公里。
可这么多年,菲律宾从来没管过,反倒把矛头指向中国,指责中国“破坏生态”。
除了仁爱礁的“锈迹斑斑”,菲律宾控制的中业岛更是把“环保双标”演到了极致。
中国海警2025年8月22日曝光的视频显示,菲方在岛上扩建港口、修设施,把水泥废料直接倾倒进附近海域。
近岸的海面上飘着一堆标着“菲律宾制造”的塑料瓶和废弃渔网。
菲方不仅在行动上没做到环保,连索赔的依据都是站不住脚的空话。
他们既没有联合国环境署的采样报告,也没有第三方机构的评估,连“中国在南海做了什么破坏活动”都说不清楚。
这样毫无根据的索赔,很难让人信服。
面对菲方毫无道理的碰瓷,中国没搞口水战,而是用实打实的行动回应。
2025年8月22日早上9点,菲方通过索赔决议还不到24小时,中国海警就公布了现场执法视频。
视频里看的清清楚楚:菲律宾“马德雷山号”释放了两艘小艇,无视中方三次无线电警告。
以25节的高速冲闯中国海警船的航线,艇上的人还对着中方比出挑衅手势。
这段视频一出来,24小时全球播放量就超了12亿次。
连之前只转发菲方声明的BBC,都不得不补充报道“菲方小艇有挑衅动作”。
菲方之前营造的“受害者”形象,瞬间崩塌。
视频曝光后,中国紧接着在仁爱礁周边加强管控,让菲方的嚣张气焰再降一截。
5艘海警舰在外围警戒,其中2艘是2000吨级的大家伙。
12艘配备机枪的高速执法艇,专门应对菲方的小艇骚扰。
直-8直升机每两个小时就升空侦察一次,天上地下形成了一张严密的管控网。
反观菲律宾那边,他们的海岸警卫队旗舰躲在马尼拉湾不敢出来。
海军的船在离仁爱礁50海里的地方就折返了,最后只派了两艘小艇装装样子。
从这些行动来看,菲方似乎并不想真正升级对抗。
管控到位的同时,中国还拿出专业报告和实际行动,证明谁才是南海生态的真正守护者。
8月23日上午10点,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了《南海生态真相白皮书》。
里面不仅有中业岛垃圾的检测报告、仁爱礁重金属含量的图表,还详细介绍了中国在南海的环保行动。
比如“南海蓝色修复计划”,2024年到2025年,中国在永暑礁、美济礁修复了30万平方米的珊瑚礁。
有科研人员说,他们在岛礁上待了5年,亲眼看到人工珊瑚礁吸引了热带鱼群回归,有些海域的生态已经恢复到了十年前的水平。
这份报告一出来,联合国粮农组织南海项目负责人都公开点赞:“中国的珊瑚修复技术值得在区域内推广。”
这一句话,比任何辩解都管用。
菲方这场索赔大戏,看似闹得沸沸扬扬,实际上内部早就乱成了一锅粥,根本没人真心配合。
洪迪薇是菲律宾反对派的核心人物,2025年中期选举,她所在的党派丢了12个参议院席位,现在正是为2028年总统选举铺路的时候。
她提出“对华强硬”的索赔,一是想讨好国内的民族主义者,二是想打压主张“对华合作”的政敌。
说白了就是拿南海问题当选举筹码。
洪迪薇想靠碰瓷中国博政治资本,但马科斯政府心里却清楚,跟中国闹僵没好果子吃。
中国是菲律宾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24年两国贸易额达890亿美元。
要是真把关系闹僵了,菲律宾的经济只会更难。
所以面对洪迪薇的索赔,菲律宾外交部只说“会评估影响”,总统府更是一声不吭,根本不想替她背书。
政府不支持,菲律宾军方更不想卷入这场闹剧。
主力舰不敢靠近仁爱礁,显然是想避免因政治表演而承担风险。
基层士兵也不愿意挑事,毕竟真要是发生冲突,吃亏的还是他们。
这种“各打各的算盘”的局面,让这场索赔成了一场没人配合的独角戏。
更让菲律宾心凉的是,他们寄予厚望的美国“盟友”,不仅没帮忙,反而还背后捅了一刀。
菲方挑事前,美军舰进驻苏比克湾,还说要“支持菲律宾”。
可就在洪迪薇喊着“中国赔钱”的当天,美国宣布对菲律宾输美商品加征20%的关税,涵盖了半导体、水果这些菲律宾的主力出口品。
算下来,菲律宾每年要损失32亿美元,相当于GDP的0.7%。
美国还威胁“要是不听话,税率就升到30%”。
菲律宾对美出口占外贸总额的18%,半导体更是依赖美国市场。
这场“投名状”,最后成了赔本买卖。
说到底,菲律宾这场索赔从一开始就站不住脚,闹到最后只能是自讨没趣。
没有法律依据,没有事实支撑,连自己人都不认可。
要是继续这么闹下去,不仅拿不到一分钱赔偿,还可能失去和中国合作的机会。
南海的问题并不复杂,谁真的在保护生态,谁在拿环保当幌子,事实一目了然。中国一直想和周边国家一起把南海打造成“和平、友谊、合作之海”。菲律宾要是能放下政治算计,加入到这些合作里来,比搞碰瓷要实在得多。毕竟,靠喊口号解决不了民生问题,只有合作才能共赢。
参考文献:
1.辉南臻视:《菲律宾向中国开出3960亿天价罚单,不到24小时,中方反将一军,南海争端再度升级》2025-08-24
2.榆树观察:《菲开出天价罚单,向中国索赔3960亿,不到24小时,中方直接反将一军》2025-08-23
3.京报网:《现场视频公布!菲律宾船只对我海警艇蓄意“碰瓷”挑衅,中国海警局发声》2025-08-22
更新时间:2025-09-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