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省高等教育学会委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专家组进驻浙江树人学院,以“进课堂听课+集中座谈研讨”专项模式开展磨课指导,为浙江树人学院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精准“把脉”,助力课程质量迭代升级。本次专家组由浙江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省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张伟教授,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类教指委秘书长王勋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省一流人工智能通识课负责人王健庆副教授组成。
当日,专家组率先深入教学现场,旁听了信息科技学院张良富老师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53班、环境生态工程专业253班讲授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本节课以“机器学习经典算法”为核心主题,张良富老师结合编程语言,系统拆解线性回归、逻辑回归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际应用场景案例,搭建 “理论讲解-代码演示-实操衔接”的教学链条。听课过程中,专家组聚焦教学核心环节:一方面观察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逻辑、语言表达流畅度、知识传授精准度等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学生课堂互动积极性、注意力集中程度及知识接受反馈,详细记录教学细节。
听课环节结束后,专家组与浙江树人学院相关负责人、课程组教师在查济民大厦307室召开专题座谈汇报交流会。会议由教务处王金铭副处长主持,副校长陈新民、教务处处长姜文杰、信息科技学院院长胡峰俊、副院长戴国勇,省一流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负责人张登辉教授及《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组全体教师共同参会,围绕课程建设展开深度研讨。
会上陈新民副校介绍了介绍学校为推动课程建设出台的师资培育、资源保障等举措,强调人工智能通识课对培养学生科技素养、契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性,并对专家进校指导工作表示感谢。浙江树人学院信息科技学院任设东老师代表《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组从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模块设计,教学资源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向专家组介绍学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情况,让专家组清晰掌握课程建设整体脉络。

专家组与浙江树人学院相关负责人、课程组教师召开专题座谈汇报交流会
在互动研讨环节,专家组结合听课感受与前期查阅的课程资料,围绕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实践案例实用性设计、实验平台算力支撑;课程分层设计,理工医类、人文经管类专业课程内容差异及课程实验场地配置、师资队伍结构等内容展开深度交流。姜文杰处长、王金铭副处长、胡峰俊院长、戴国勇副院长等逐一细致回应专家提问,课程组教师也结合教学困惑与专家深入探讨,现场交流氛围热烈高效。

专家组与浙江树人学院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度交流

现场讨论交流氛围热烈高效
此次专家组进校磨课,对浙江树人学院在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中所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客观指出了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明确的改进方向:一是要进一步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更好地讲授AI核心思想;二是要推进通识课程的“分类实施”,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与需求,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模块与实践任务;三是要持续强化教学资源与师资队伍建设,紧跟AI技术发展趋势,保障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与教学质量的稳定性。
下一步,教务处将联合信息科技学院《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组,全面梳理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建议,结合前期课程建设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具体整改方案并扎实推进落实,为培养具备AI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文字:浙江树人学院教务处
编辑:岑诗瑶
责编:叶怡铭
审核:曾晓江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