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善财经
最近,康师傅控股(00322.HK,下称“康师傅”)正式披露了2025年中期业绩。
期内,康师傅实现营收400.92亿元,同比下降2.7%;归母净利润22.71亿元,同比增长20.46%;本期溢利26.88亿元,同比增长20.3%,妥妥的一份增利不增收成绩单了。
对于这样的表现,其实很多人是预感的。
毕竟,今年上半年的外卖补贴大战有多疯狂,大家也都有目共睹。在五六块一碗面,三四块一杯大牌奶茶咖啡的诱惑下,谁还能想得起康师傅们?
不过可惜的是,这个看似自洽的逻辑,被同行的统一企业中国给戳破了。
今年上半年,统一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0.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3.24%……
整体增速表现,和康师傅拉开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怎么大家都是卖方便面、瓶装饮料的,并且过去还会互相“致敬”,但如今却拉开了如此明显的差距?
这说明什么?
说明现在康师傅的问题怪不了外部环境,可能还是在品牌企业管理、经营战略和产品创新等内部方面出现了“差错”……
涨价,拉开了康师傅的差距?
先说财报里的增利不增收,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在费用开支略有下滑的背景下,“其他净收入”又同比暴涨了143.8%至4.084亿元,主要跟康师傅在期内出售了两家附属公司有关,从而堆厚了整体的净利润表现。
二是成本结构的优化和运营效率的提升,又拉高了本期康师傅的毛利水平,毛利润规模增长至138.2亿元,整体毛利率也提升到了34.46%。
其中,康师傅的两大支柱——方便面业务毛利率提升了0.7个百分点至27.8%,饮品业毛利率提升了2.5个百分点至37.7%。财报归因为期内产品升级调价,以及原材料价格回落和管理效能的提升。
对于这一点,很多人都能想到此前围绕在康师傅身上的“涨价”话题,包括中包装茶/果汁系列、1L装茶/果汁系列建议零售价分别上涨0.5元,桶装面的建议零售价由4.5元调整至5元等等。
不过,涨价在带给康师傅毛利率上涨的同时,也带来了品牌舆论的“骂声一片”,同时可能还有被消费者“用脚投票”的业务营收表现。
最直接的,今年上半年,康师傅最稳定的饮品业务实现营收263.59亿元,也出现了同比下滑2.6%的情况,而且还是近五年来的首次中期下滑……
很明显,康师傅为涨价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
那么至今没有提价的统一的整体毛利率是多少呢?
34.32%。
仅比康师傅低了0.14个百分点。
这一下子就衬得康师傅的涨价策略非常尴尬,品牌遭受舆情不说,结果毛利表现还没跟人家拉开差距,可谓是亏大了。
对此,统一在财报中说的很简单,主要是销量增长带来的产能提升及部分原物料价格回落的影响。
原材料成本不说,对于统一的销量增长,我们在5月份的《业绩增速被“统一”拉开,康师傅涨价失策了?》文章中提到,可能跟康师傅涨价带来的消费者倒戈有关。
毕竟,无论是红烧牛肉面、老坛酸菜面,还是冰红茶等其他经典产品,康师傅和统一两家的口味差异并不大,所以价格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消费者们的最终选择。
而且中泰证券研报也曾指出,2022年以来,康师傅每次提价,统一的市占率都会加速增长……
不过从现在来看,这只是一方面外部原因,两方差距可能还在于产品创新、或者说打造新爆品的品牌能力上。
比如,除了大家都有的酸菜面、红烧面等产品外,现在统一能被很多消费者们提起的还有“汤达人”“茄皇”,但康师傅呢?写进财报中的高价面“鲜Q面”“御品盛宴”有多少人听说过?
还有饮品领域,抛经典饮品不谈,现在统一还有“小茗同学”“阿萨姆奶茶”,康师傅呢?能打似乎还是冰红茶、茉莉蜜茶、清茶等老牌超级单品。
至于当下最火热的无糖茶方面,虽然康师傅也做了不少新品,但是从此次管理层的表示来看,在今年无糖茶市场增速超20%的背景下,康师傅的无糖茶市场好像还是增量不大。
整体“茶”饮品板块营收106.7亿元,同比下滑6.3%。
作为对比,天眼查APP显示:统一上半年饮品业务实现营收107.88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茶饮料同比增长9.1%至50.68亿元。
说实话,前有元气森林,后有农夫山泉东方树叶,近两年还有个果子熟了,再不济看看相爱相杀的老对手统一的春拂绿茶、春拂焙茶们,康师傅完全有着现成的作业答案可以参考,但品牌怎么就拿不出一个无糖茶超级单品呢?
这背后,可能跟康师傅的产品经理、产品研发能力偏弱有关,所以在走过了互相模仿的时代后,品牌打爆品的能力短板就逐渐显现了出来;也可能跟康师傅管理层对此前渠道拉动增长的品牌打法,过于沉溺有关。
毕竟,康师傅在线下渠道量、冰柜量是远高于统一的,所以理论上,无论什么样的产品,只要渠道能够铺下去,品牌很快就能收获到不错的效果。
如此一来,产品创新的价值好像也确实没那么大。
这实际上是二三十年前的打法了,当时有三大快消法宝:铺天盖地的广告、无死角渠道覆盖、无限延伸的产品线。其中,渠道渗透率是所有快消品公司的核心KPI之一,只要渗透到每个地区、每个门店,让自家产品无处不在,让消费者随时能够看到、买到,品牌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现在是什么时代?新消费时代。
品牌渠道依然关键,但是在元气森林们的刺激带动下,以消费者个性需求为中心的产品创新却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起来,甚至出现了品牌产品先上车,线下渠道后“补票”的巨大转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康师傅们不能提前洞察到消费风向的变化、挖掘出消费者们的新需求,而只靠产品跟随战略和渠道铺货去解决问题,那么品牌自然也就很难跑出来……
康师傅和百果园们,犯了同一个错?
其实把时间拉长来看,现在康师傅对消费者的重视、或者说公关思维也确实不太亮眼。
比如产品和营销层面,在土坑酸菜的“麻烦事”过去后,康师傅是不是应该回归初心,做好产品口碑、提升品牌形象?
但在去年,康师傅上线了一款新品“剁椒鱼片汤面”,然后靠着只有0.2/0.3克的脱水复合鱼片,以及Q版卡通小鱼儿造型,再一次收获了全网的“冷嘲热讽”……
又比如说涨价,本以为康师傅的涨价是充分调研过消费市场,也是摸底过同行竞对们的,但结果告诉我们,康师傅好像压根就没有考虑过消费市场和同行竞对们的各种反应,更多是从自身财务增长的内部诉求出发。
结果就导致,现在康师傅的方便面、饮品涨价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但统一、农夫山泉们在茶/果汁系列至今还未公开宣布过跟涨。
这就让康师傅陷入了一种非常尴尬的局面,不仅独自一人扛起了涨价的全部舆论火力,而且还主动把核心消费人群推向了统一、农夫山泉们。
此时,无论康师傅品牌找什么样的借口,在消费者们看来恐怕也都是为了涨价而涨价罢了。
本以为在经历了这么一连串打击后,康师傅及其管理层可能已经反应过来了,但谁曾想,据潇湘晨报在《康师傅还要继续涨价,消费者会买单吗?》文章中提到,此次业绩说明会上,管理层表示,康师傅还是想坚持高质量的发展。
“1L装冰红茶卖4元太便宜了,但卖4.5元可以改善好几个点的毛利率,所以我们认为这个方向是对的,还是会坚持走下去。并且,接下来会慢慢把500ml冰红茶的价格从3元往3.5元去靠。”
就理性投资分析而言,这话没一点错,但是如果从消费者的角度看,这就很容易变成企业在自说自话。
毕竟,品牌同行都没有涨价,大家也没有明显感受到产品品质提升、分量增多的前提下,你品牌自己却突然说“卖便宜了”,然后要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涨价,这如何能说服消费市场?
这样的涨价逻辑,本质上和百果园余惠勇教育用户踩的坑是一样的,几乎是站在品牌企业自身利益,而不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解释的。只不过百果园还套了个品质水果的外壳,但康师傅就有点直接纯粹了。
当然,这可能只是康师傅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上,从财务视角做的一种内部解释,所以也代表不了什么。
不过,如果有消费者把前后事件串联起来看,现在的康师傅不免还是让人有点财务思维大于消费者思维的既视感。所以为了加快触底反弹速度,我们还是希望康师傅能够刀口向内,先自上而下地彻底转变经营发展思路,然后再找对人、做对事……
毕竟,现在的康师傅什么都不缺,缺的只是一个品牌重构认知的机会。
就像无糖茶品类一样,如果康师傅能够找到新的产品创新方向,那么配合上庞大的渠道资源优势,康师傅的无糖茶未来一定是充满想象力的,也是能够跑出、足以媲美“冰红茶”“茉莉绿茶”那样的经典爆品的。
这可能也是现在资本市场和不少投资者们,对康师傅依旧抱有无限期待和关注的根本原因……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