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编辑 来科点谱
«——【·前言·】——»
一直以来都对中国很强硬的川普,咋就突然变了态度?
7月15日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场峰会上,他聊到以后怎么跟中国打交道,居然用了 “以非常友好的方式” 这8个字。
这实在让人搞不懂,要知道就几个月前,他还在指责中国贸易 “不公平”,举着关税大棒一副要跟中国彻底较量的样子,这突然的180度大转弯,可不是一时兴起。
背后藏着的是一场精心安排的战略说法调整,更是以前的策略搞砸了,没办法才找台阶体面收场,他这到底想干什么?还得从那场声势大、实效小的贸易战说起......
今年4月开始,美国的“关税战”进入了高潮,特朗普当时的想法非常直接:他以为只要对中国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像对付小企业一样压价,中国为了保住对美出口,就会在谈判中低头,让美国占尽便宜。
他靠的就是美国这个大市场的“吸引力”,觉得全世界都离不开美国人掏钱购物,但他没算到,中国根本没有像他预期那样硬碰硬地回击,而是悄悄打出了一张他根本没预料的“底牌”稀土。
稀土是高科技制造的“命门”:不管是导弹制导、航空电子,还是芯片、电动车几乎都离不开稀土这种原材料,虽然美国本土也有稀土矿,但真正的难点是他们没有加工能力。
而且稀土的加工提纯这一步,几乎全攥在中国手里。要是中国把这个链条卡住了,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就像电脑突然断电,直接罢工歇菜。
结果就是中国一边没大喊大叫,一边却精准打击到了美国的痛点,短短两个月,美国国内就“发烧了”:五角大楼开始紧张,怕军事供应链受影响。
硅谷科技企业急得跳脚,因为核心零部件可能要断供,美国消费者则发现物价涨了,啥都变贵了,原本特朗普想用关税“让中国疼”,结果却先让自己国内农民、工厂和普通人喊出了“真疼”。
到了6月局势明显反转,原本高调喊话、连推新关税的美国,突然降调子,不但暂缓新的加征计划,还开始悄悄接触中国,要求恢复稀土出口。
7月8日,特朗普干脆自己改口,公开表示中美贸易“非常公平”,这句话一出相当于打自己几个月前的脸,那些曾经强硬施压的说法,仿佛成了一场误会,转眼就翻篇。
其实这就是常说的 “商人本色”,川普打骨子里就是个精于算计的商人,心里门儿清这买卖要亏本,肯定不会死死咬住不撒嘴。
他打不赢就换个方向,开始把重点从贸易转向科技,比如芯片、AI、量子通信这些领域,准备开打“科技战”新剧本。
7月15日在一场全球关注的峰会上,特朗普像变魔术一样,把前几个月在“关税战”里吃的亏换了个说法,他突然不谈贸易了,开始大谈“科技竞争”。
他跟大家讲,两国 “以非常友好的方式” 竞争,可话刚说完,就冒出句硬气的:“美国在 AI 和芯片领域遥遥领先,中国根本追不上来。”
听到这句谁都明白了:所谓“友好”根本是站在制高点上俯视对手的姿态,他这是把失败包装成“战略转型”,换个场地继续比赛,只不过这次他挑的是自己觉得稳赢的领域。
这一次他放出一个大新闻:要在宾夕法尼亚投资九百亿美元,打造全球最强的人工智能中心,这笔钱具体花在哪、什么时候建、谁来运营都没人说清楚,但在镜头前一亮相,数字足够吓人。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告诉选民和市场:“过去那点关税的事我不再操心了,我要带美国闯进未来。”
说白了他的真正目的不是搞科技,而是搞形象工程,把自己重新塑造成“掌握未来方向的领袖”,把前期打贸易战失败的尴尬掩盖过去,但他这套“科技强国”说法,真的站得住脚吗?
仔细一分析里面全是漏洞,最大的问题就是能源,发展人工智能不是喊口号、堆钱就能成的,它对基础设施、特别是能源消耗的要求非常高。
AI 训练模型特别费电,用量大得惊人,一个稍微大点儿的 AI 系统,短短几天耗掉的电,就够一个小镇用一整年的。
可现在的美国,电力结构早就问题重重,加州经常停电,德州冬天一场暴风雪就全网瘫痪,你想靠这种电网来支持“全球最强AI中心”,那基本等于在沙地上盖摩天大楼。
更别说 AI 芯片这块了,美国虽说有英伟达这些大公司,但整个产业链太依赖台积电了,就连光刻机还得看荷兰 ASML 的脸色。
而中国这边早就看准这点,正全力布局国产替代,如果美国真想打“科技战”,等于自揭命门,让中美彻底脱钩,到时候伤的未必是谁更重。
所以特朗普的新故事讲得好听,其实漏洞百出,他嘴里的“领先”不一定是真的;他想画的“未来”,可能只是个泡影。
在人工智能这场赛跑中,光有算法和芯片还不够,背后真正支撑AI跑起来的是庞大的数据运算能力和巨型数据中心,这些东西靠的是实打实的电力。
说白了谁能提供又多又便宜还稳定的电,谁就更可能在这场AI竞赛中走在前面,而偏偏特朗普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几乎是走反了方向。
他嘴上喊着要打造“全球最强AI中心”,但能源政策却完全脱节,他支持传统的石油和天然气,甚至公然砍新能源补贴,限制风能、光伏的发展,连清洁能源规划都往回收,还退出了全球公认的《巴黎气候协定》。
反观真正搞科技的人,比如马斯克,就清楚地知道AI离不开能源,所以一开始就把新能源和高科技紧紧捆在一起。
他搞特斯拉,不只是为了卖电车,他搞太阳能、储能电池,是为了让AI和智能系统有稳定能源来支撑,这种科技人考虑问题的方式,和政客完全不同,前者是为未来铺路,后者只为眼前捞分。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特朗普一边喊着要在科技上“卡中国脖子”,另一边又批准英伟达向中国出口“阉割版”H20芯片,说是限制,其实就是象征性削个角,但还是照卖。
这说明美国的科技巨头根本舍不得中国市场,无论是英伟达的利润,还是研发成本的摊销,都离不开中国。
特朗普说话可以硬气,但市场这只手很实在,这可不是简单的 “你死我活” 的竞争,而是你里头有我、我里头有你,互相依赖程度很高。
所以特朗普现在嘴上说“我们和中国要友好竞争”,听上去像是姿态放软了,但其实更像是被现实打了一巴掌之后,不得不改口,他也知道光靠喊口号赢不了,还得看市场、技术、能源多方配合。
但真正让他焦虑的,不是眼前的这些筹码,而是中美长期竞争中那个最不确定的变量,未来到底会是谁的?
这就是今天中美关系的底色:不是谁打谁赢的问题,而是两个世界级选手都上了场,比赛还远未结束,而焦虑正是这场长跑最真实的气氛。
特朗普大言不惭:“以友好方式”与中国竞争——观察者网2025-07-16 13:44
特朗普公布近千亿美元投资,要把宾夕法尼亚州打造成AI中心——澎湃新闻2025-07-16 11:24
700亿美元!特朗普政府加码AI布局,即将宣布的这项AI投资计划是什么——第一财经2025-07-15 18:15
更新时间:2025-07-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