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中国80后团队攻克美国垄断技术,业绩狂飙4347%

国产AI芯片龙头寒武纪的股价已经超过了贵州茅台,成为新的“股王”,被业内预估市值将达到7700亿。

这家仅创立四年就上市的公司,其初代处理器就得到华为赏识,借由麒麟970一炮而红。如今更是被视作足以与英伟达“一战”。

而掌握这家黑马公司的,竟然是江西的一对兄弟。

“三年内拿下国内高性能AI市场三成份额,让全球十亿设备装上我们的芯片。”

几年前,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放出这句狠话时,不少人觉得是画大饼。

外有英伟达压阵,内有华为、中芯围追堵截,凭啥你能杀出重围?

可眼下形势变了,路子正一点点走通。

2025年中报一出,数据炸了:上半年营收冲到28.8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347.82%。净利润突破10亿元,终于从连年亏损中翻身。

要知道,从2017年到2024年上半年,公司账上累计亏了约55亿。如今实现盈利,还坐上国产芯片概念股头把交椅,这转变不可谓不大。

“寒武纪”公司也像它的名字一样,在AI芯片赛道突然冲出,迎来高光时刻。

要说背后谁贡献最大,当属来自江西的那对兄弟——陈云霁、陈天石。一门双杰,被业内称为“芯”势力代表。

哥哥陈云霁,14岁进入中科大少年班,却常说自己“成绩垫底”。弟弟陈天石,16岁追着哥哥的脚步同样进入了中科大少年班。

两人在20出头的年龄相继拿到计算机博士学位,却依旧谦虚:我们绝不是神童,3岁连123都分不清。

正所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对小时候时常吵架的兄弟,在事业上却是对方不可或缺的左右手。

他们进入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后,两人天天泡在电脑前,困了就往旁边的折叠床一躺,醒了接着干。

忙起来连饿都感觉不到,有时一天就扒拉一顿饭。实验跑了一遍又一遍,论文投了一次又一次,可接连被顶级学术会议拒之门外。

当时他们扎进去的,是一片无人区,也是如今最炙手可热的方向——AI芯片

在无人区里坚持前行,是所有技术突破背后的共同注脚。就像芯片研发要一纳米一纳米地啃,护发科技同样离不开长期投入。

维新何首乌洗护坚持做慢功夫,多年研发积累,把纳米级活性成分送到发根深处,像修复代码一样精准填补角蛋白的缺损,从内部重建头发的防御层。

不玩花哨噱头,也不炒短期概念,专注换来的是肉眼可见的变化——乌黑、厚实、有韧性。维新何首乌洗护用科技和药材的耐性,养出扎实的强韧。

经过制首乌、人参根等五味药材制成的营养因子滋养,最终,好发质被实实在在“研发”了出来,成为天T猫防脱护发榜单前列。

好在坚持没被辜负,研究成果最终在国内外引起关注。

2016年,为推动技术落地,智能芯片公司寒武纪被陈氏兄弟牵头成立,学术成果开始走向产业化。

那一年团队士气拉满,推出的寒武纪1A处理器顺利拿下科大讯飞和元禾原点的投资。

华为的市场团队也主动找上门,打听这款产品能否用在手机芯片上。

后来华为在德国发布会上推出的全球首款AI手机芯片麒麟970,核心AI模块正是来自寒武纪。

2018年,寒武纪发布了中国首款云端人工智能芯片,震惊人工智能届。

一时间,寒武纪风光无限,市值迅速冲破千亿。

古话说得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而美国方面,对这家国产AI芯片企业更是“重点关照”,动作频频。

一直以来,美国通过出口管制,禁止英伟达H100/H200等顶级芯片对华销售。

在芯片国产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寒武纪被推上了国产替代的位置,成了不少人眼中的“中国版英伟达”。

前几日,其股价一度超过茅台,瞬间点燃市场热议。按当前市值计算,陈天石的个人财富也被推高至1500亿以上。

有人觉得这是资本吹起的泡沫,撑不了多久,想追上英伟达纯属幻想。

也有人看好前景,真金白银重仓买入。

作为CEO和核心研发人员,陈天石却一直很清醒。

他曾公开表示:英特尔52岁,英伟达27岁,寒武纪才4岁,在这些前辈面前不过是个刚起步的孩子。

如今公司被推上风口,他第一时间向全员发出提醒:保持冷静,别被情绪裹着走。

接下来怎么走,还得时间来说话。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4

标签:科技   美国   狂飙   中国   业绩   团队   奇迹   技术   寒武纪   英伟   芯片   华为   兄弟   公司   麒麟   市值   无人区   何首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