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举重奥运冠军,曾打破11次世界纪录,最后却把含金量最高的奥运金牌连同其他九枚金牌,总共卖了399万,然后转身就举家移民到了国外。
很多人都想不通啊,那些奖牌,尤其是奥运金牌,是运动员一辈子的荣耀,她怎么就卖了呢?
卖了之后还直接去了国外生活。
这位运动员名叫陈晓敏,她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呢?
文案:林凌 编辑:林凌
那是在2003年,陈晓敏公开拍卖了所有奖牌。
她的父母非常反对,毕竟那是女儿几十年辛苦打拼来的,特别是那枚奥运金牌,来之不易。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陈晓敏在女子举重63公斤级比赛中惊天一举,不仅夺冠,还打破了两项世界纪录。
这个消息传回国内,全国都为她欢呼。
可大家不知道,为了这枚金牌,她在选拔赛时就已严重受伤,医生甚至警告过她有瘫痪的风险。
她的大腿和腰部肌肉拉伤,关节错位,神经也受到了压迫。
但陈晓敏硬是咬着牙,一边治疗一边比赛,才拼下了这枚金牌。
这么珍贵的奖牌,为什么说卖就卖了呢?
其实啊,陈晓敏卖掉奖牌,并不是为了自己。
那399万元,她全部用来给自己的家乡建了一座希望小学。
她希望家乡的孩子们能有书读,能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在她看来,自己有这份能力,就应该为孩子们做点事,所以再舍不得也狠心拍卖了。
她还尽心尽力为小学配备了电脑、运动器材等设施。
这样的做法,是不是也挺让人钦佩的?
陈晓敏1977年出生在广东,从小身体就好。
六年级时被体校教练看中,开始练习举重。
她有天赋也肯下功夫,进步很快,从县体校到省体校,再到国家队。
在国家队,她成绩斐然,世锦赛上曾一人独得三金,并创造三项世界纪录。
举重几乎成了她生命的全部。
然而,后来因为一些兴奋剂方面的风波,她一度黯然退出了国家队。
离开国家队后,陈晓敏没有消沉,而是选择去广州的大学读书,攻读法律专业。
运动员出身的她,有股不服输的拼劲,学习非常刻苦。
期间她还苦练英语,希望能当律师。
后来,国家队需要她,她又重返赛场,并凭借出色的英语能力兼任了队伍的翻译。
重回赛场的她,依然勇猛,最终夺得了奥运金牌,成为了国人的骄傲。
只是谁也没想到,辉煌过后,她却选择了卖掉金牌,远赴他乡。
结束运动员生涯后,陈晓敏没有像很多同行那样选择当教练或进入体育系统。
她的人生道路,与不少我们熟知的奥运冠军有所不同。
比如邓亚萍,退役后求学从政经商多栖发展;郭晶晶嫁入豪门,相夫教子之余也参与公益;姚明则投身体育产业,成为中国篮球的掌舵人。
和他们相比,陈晓敏的路显得更为特立独行。
她选择了下海创业,通过投资房地产积累了财富,成了一名成功的商人。
事业有成的同时,她也收获了爱情。
她的丈夫伍丹是一名医师,两人在1997年相识,经历了八年爱情长跑后结婚生子。
在陈晓敏奥运备战受伤时,伍丹曾不远千里去北京照顾她,给了她巨大的支持。
生活稳定富足后,陈晓敏做出了移民澳大利亚的决定。
在国外,她继续着自己的事业,成为一家移民投资公司的合伙人。
2016年,当她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时,形象有了不小的变化。
她接受了抽脂和丰胸手术,并参加了胸模比赛,这在当时也引起了一些讨论。
那之后,关于她的消息就渐渐少了。
对于陈晓敏卖掉奖牌后移民国外的做法,很多人表示不理解,甚至有些争议。
但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不是吗?
她曾经为国家赢得了无数荣誉,那些赛场上的辉煌瞬间是不可磨灭的。
她用卖奖牌的钱在家乡建起希望小学,这份善心也值得肯定。
或许正是运动员生涯磨砺出的那股拼劲,让她在后来的学习和创业中都能取得成功。
虽然我们不清楚她的近况如何,但也应该尊重她的选择,并祝愿她未来生活得越来越好。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