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到!中医教你吃月饼,好吃不腻又健康→

【来源:广东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中秋节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象征着团圆与丰收

亲朋好友欢聚在一起

赏明月、品月饼

是世代相传的习俗

然而,每年中秋过后,因不当食用月饼而出现消化不良、血糖波动、胃肠不适等健康问题的患者并不少见。享受传统美食与维护健康并非不可兼得,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和食用月饼,广东省中医院主治医师王晓丽为你支招~

中医历来强调“药食同源”,任何食物都有其性味归经,食用需符合个人体质。

传统月饼主要成分是面粉、糖、油、蛋黄、坚果、豆沙、莲蓉及各种馅料。

多数月饼具有油腻、甜腻、难以消化的特性。其性多偏温,但过量食用易助湿生热,滋腻碍胃。

常见馅料分析:

中医养生核心在于“辨证施养”和“适度原则”。不同体质和健康状况的人,食用月饼应有不同策略。

1.健康成人:亦须节制。建议每日食用不超过1个标准月饼,最好分次食用,不宜作为正餐或空腹食用,以免骤然加重肠胃负担。

2.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此类人群运化能力弱,最易被月饼所伤。表现有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等。应极少食用,浅尝辄止。可选择馅料相对简单的款式,并务必细嚼慢咽。

3.糖尿病患者及血糖偏高者:传统月饼是高升糖指数、高热量食物,需严格谨慎。可选择专门设计的“无糖”或“低糖”月饼,但需注意其主料(如面粉)仍会转化为糖,且可能含有其他代糖成分,同样不可多食。食用时间建议在两餐之间,并相应减少主食量,同时密切监测血糖。

4.肥胖、高血脂、冠心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脂肪和热量摄入。应避开蛋黄、火腿、酥皮等高脂款式,少量品尝即可,同时注意当日饮食清淡。

5.儿童及老年人:儿童脾胃娇嫩,老人脾胃功能衰退,均不宜多食。尤其是老人,可能伴有多种基础病,更需注意。切成小块,家人分食,共享美味与团圆之意足矣。

6.易上火体质者(如常口干、便秘、生痘):月饼性温助热,多食易加重“上火”症状,应少吃或选择清热馅料,如绿茶、紫薯等,但仍需注意含糖量。

智慧的古人深知肥甘厚味之弊,故常佐以他物以制其性。食用月饼时,巧搭配能有效减轻其负面影响。

✅热茶解腻最佳:一杯清香的热茶是月饼的“黄金搭档”。

✅绿茶、白茶:性凉,清热解腻,适合体质偏热、易上火者。

✅乌龙茶:性平,能消食去腻,适合大多数人。

✅普洱茶(熟普):性温,暖胃消食,化痰降脂,尤其适合脾胃虚寒或食用油腻月饼后饮用。

❌️切忌配冷饮:冷饮会加重凝滞,导致“湿困脾胃”,更难消化。

✅水果增润消食:搭配一些酸味或富含果酸的水果,如柚子、山楂、石榴等,既能生津止渴,又能助消化。柚子本身就是中秋佳果,与月饼同食,相得益彰。

✅餐后助消化:食用月饼后,可适量饮用山楂水、陈皮水、大麦茶等,都有很好的消食导滞功效。

月饼承载的是文化,是情感,是团圆的象征。

我们无需因健康顾虑而完全拒绝它,而是应运用中医的智慧,知其性、明己体、食有度、搭有方,让这份甜蜜的传承以更健康的方式融入我们的生活。但愿人长久,健康永相伴。

祝大家度过一个

团圆、美满、健康的

中秋佳节!

撰稿: 广东省中医院 王晓丽

编辑 : 林东惠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养生   月饼   好吃   中医   健康   脾胃   团圆   体质   广东省   蛋黄   血糖   莲蓉   助消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