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读|世界是无意的

2025 年 08 月 06 日


来源:《读者》

作者:曾旻

每日一读|《世界是无意的》(曾旻)

“我觉得你不喜欢我。”刚坐下,来访者A说出了这句话。气氛顿时有点紧张。


“很遗憾我让你感觉到不被喜欢,我很好奇是什么让你有这样的感觉。”心理咨询师继续追问A的感受。“我也不知道,但是我见你看我的眼神,就觉得你好像在看一堆垃圾。”A低头沉默了几秒钟,小心翼翼地给出了答案。


咨询师并不惊讶,保持着平静自然的语气:“我很抱歉让你感觉这么糟糕。我能问问,你对这种感觉熟悉吗?”


“当然熟悉了,这几年我每天都觉得被人嫌弃。”说起被讨厌的感受,A打开了话匣子,从半年前分手的男朋友,到中学时的班主任、小学时的同桌……最后说到这二十多年来,躲也躲不开的父母。似乎在A的世界里,没有人是喜欢她的。


她的讲述令咨询师震惊,同时,咨询师脑海中冒出了另一个声音:她说的故事不见得都是真相,就像她刚刚见到我就觉得我不喜欢她一样——这并不是事实。


有时候,人们内心的“主观事实”和客观发生的“外部事实”并不一致。因为“主观事实”并不总是取决于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还常常受到过去发生的事情的影响。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次感受强烈的被嫌弃的经历,带来的可能是对周围所有人的警惕。


于是,生活中被讨厌、被嫌弃的经历都被精确地捕捉到了,而那些不被嫌弃、不被拒绝的时刻却被一一忽略。


心理学家彼得·福纳吉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叫作“心智化”。所谓心智化是指,人们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世界的方法。换句话说,心智化其实是为心理过程建立一个模型:人类的心理过程是看不见的,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人的行为,但可以据此去推断对方的动机、情绪、需求和渴望等心理。


如何通过外在行为推断他人的内心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模型。当一个人的心智化水平偏低的时候,往往说明他的这套模型总是曲解别人的意图。就像A刚刚走进咨询室,就断定我不喜欢她。


我们如何理解他人,并通过他人去理解自己,这是心智化能力的核心。


这种能力受到削弱,就无法改变了吗?并非如此,正如彼得·福纳吉所说:“当你感到孤独时,逆境会变成创伤。但如果你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实际上会帮助你消化吸收这种经历。”所以,真正的疗愈其实在关系中,一段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一个人提升心智化能力。


有些陷入痛苦的人常常抱怨:“世界对我充满恶意!”可实际上,世界是无意的。


(摘自《妇女》2020年第3期)


“学习强国”学习电台 李盈朗读


责任编辑:王雨萌


转发:孙燕

审核:郝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3

标签:美文   世界   心智   彼得   事实   学时   模型   能力   发生   心理   推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