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芯片战更致命!美国突袭全球港口,英媒:美国要肢解中国布局

前言

面对芯片战打不赢的局面,美国开始换打法。这次不是科技,不是关税,而是全球港口。比芯片战更直接、更基础、更难防范。

英国主流媒体爆料:美国正在全球范围内悄悄推进一场针对中资港口的突袭式控制,目的就是要从根子上肢解中国的全球贸易布局。

表面上美国还在和中国谈判关税、市场准入,甚至放出善意信号表示可以在企业合作上达成共识。可与此同时,另一边却将原本属于中资的基础设施慢慢切割出去。

这一切,远比芯片战来得更隐蔽,也更危险。

港口不是普通资产

路透社9月16日披露,美国正在推动以商业运作的方式,收购或影响中资控制的港口项目,即便这些港口本身短期无法盈利,美国也愿意接手。换句话说,美国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卡脖子。

无论是原材料出口、制造品运输、还是能源流通,都离不开这些港口。过去几十年,中国企业通过走出去战略,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建设了一批港口项目,从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到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从非洲到拉美,形成了一个覆盖多地的海上通道网络。

这些港口项目不仅服务于中国企业,也为当地经济带来发展机会。

但美国显然不这么看。在它看来,这些港口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枢纽,是中国全球影响力扩张的物理基础。一旦这些港口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美国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就会被侵蚀。

尤其是当美国意识到,仅靠控制马六甲、苏伊士、巴拿马等传统航道,已无法有效遏制中国的海运能力时,它迅速转向了一个更有针对性的手段——直接控制港口。

2025年年初,有媒体曝出,美国计划对中资船只征收高达150万美元的靠港费。这一行动表面上看是经济措施,实质上却是一次试水式打压。

紧接着,不少海外港口资产开始发生变动。最典型的就是李嘉诚家族控制的一批港口资产被打包转让,涉及欧洲、拉美和巴拿马等多个敏感地区。

这些交易背后,是否存在政治因素外界无法完全确认,但从时间节点和变动方式来看,与美方的战略行动高度吻合。

港口控制表面上是为了物流和关税,但如果只看到这一步,就低估了这场博弈。港口背后连接的是整个造船业、航运业和海军工业,而这正是美国更在意的部分。

今天全球造船能力高度集中在东亚地区,前三名分别是中国、韩国、日本。其中,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占据全球40%以上的造船订单份额。

韩国紧随其后,以高附加值船型为主;日本近年来退居第三,主要以技术和精品路线为主。美国早年也有造船能力,但随着产业空心化加剧,现在几乎完全依赖外包。

这就带来了一个现实问题:美国正在失去对制海权的产业基础支撑。如果继续放任下去,它甚至可能需要依赖中国建造商业船只,甚至是部分军辅船艇。这在美国战略界看来,是不能接受的。

因此,美国在打击中资港口的同时,悄悄做了一件事——向韩国施压,要求其将部分造船产能转移到美国本土。

据韩国媒体2025年第二季度报道,韩国两大造船巨头之一的HD现代集团已收到来自美国政府层面的产业合作建议,内容包括在美国设立造船分厂并给予补贴等条件。这背后,正是美国试图重构其造船产业链的努力。

所以,从港口到造船,从物流到军工,美国的港口控制战略并不是孤立行动,而是一套完整的产业安全体系重建。

港口之战打响,竞争进入基础设施博弈阶段

港口是入口,造船是底盘,最终指向的是海军能力和全球部署能力的维系。换句话说,港口之战既是贸易战的延伸,也是海权竞争的前哨。

必须指出,美国这种在全球范围突袭港口的做法,不只是为了遏制中国,更是出于一种深层次的战略焦虑。过去,美国通过海军、美元和技术标准牢牢控制全球秩序。

海上丝绸之路计划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倡议,它本质上是在构建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海运网络。这个网络一旦成熟,中国就不再需要依赖传统航道,不再被西方控制的物流体系所束缚。这对于美国来说,是失控的开始。

而港口就是这个网络的接点。中国在海外投资的港口一旦形成规模,就会带动上下游企业走出去,不仅是货物运输,还有船舶服务、金融保险、仓储物流等配套产业。这种影响力是系统性的、不可逆的。

而美国恰恰在这一领域缺乏相应能力,既没有足够的港口经营经验,也缺乏能够替代中国的大规模产业链体系。

因此,美国选择了一个简单粗暴但有效的手段:直接阻断中国的港口布局。哪怕是通过商业收购、政治施压或盟友配合,最终的目的是让中国的海上网络断链。这背后是美国对全球主导地位被稀释的恐惧,是对亚洲世纪可能到来的本能反应。

但问题是,这种战略能持续多久?美国能否真正控制这些港口?全球市场是否会接受一个以政治为主导的港口网络?这些都是未知数。尤其是在连巴拿马运河管理方都公开表示将扩大规模以满足亚洲国家需求的背景下,美国的突袭行动很可能面临现实阻力。

芯片战是科技战,打的是高端制造;港口战是基础设施战,打的是全球布局。从技术制裁到物流控制,美国的战略重心正在发生转移。它意识到,中国的崛起并不是靠某一个技术点,而是靠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全球通路。这种系统性的能力,才是真正难以遏制的。

而港口,正是中国全球化实力的接口。失去这些港口,中国的商品出不去,船队走不远,产业链延伸不广。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不惜亏本也要控制港口的根本原因。

参考资料:

英媒爆料:美国盘算在全球范围内针对中资港口使阴招

观察者网2025-09-16 23:07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9

标签:财经   美国   中国   港口   布局   芯片   全球   中资   韩国   能力   战略   产业链   巴拿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