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AI领域究竟领先中国多少?其实答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中国逐渐开始摆脱美国的影响,而中国对美国的影响却在进一步加强。可能你会不信,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对中美企业的表现对比来一探究竟。
- 美国的AI优势究竟在哪里?大模型?算力?不好意思,中美走的两种不同路线,无所谓优劣,但结果会告诉你,如今美国的算力大跃进却面临无法变现的窘境,而中国却依托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更有前景的路。
- 同时,美国算力与大模型大跃进还被关键材料与电力供应卡住了,让美国人难受的是,这把钥匙恰好就在中国手里,最起码在五年内都是如此。
黄仁勋满脸无奈地表示,英伟达的中国市场将会从95%的近乎垄断地位猛跌到归零,恰好就是美国ai产业链的共同窘境。

- 英伟达芯片为何被中国市场拒绝?
- 既因为美国政府限制令和故意阉割中国市场版本的芯片性能,更是因为中国已经逐渐在算力芯片产业上可以自给自足了。
- 美国的科技霸权开始尝到了市场反噬的滋味,也证明了美国科技霸权逐渐变味,正从产业链玩成了资本击鼓传花的游戏。
美光宣布退出中国大陆数据中心服务器芯片业务则更加清晰地应证了一个事实。

- 科技卡脖子对于中国这种体量的国家来讲,实际上无异于慢性自杀。
- 美光退出数据中心芯片市场,却保留了汽车芯片市场业务,证明了它并不是因为美国禁令,而是被中国大陆市场自然淘汰。
- 为何被淘汰?理由很简单:美光已经搞不过中国大陆本土芯片企业了。
面对中国祭出稀土反制工具,特朗普除了继续用关税来威胁,看起来并没有具体的科技与产业反制手段工具可用。

- 可是中国很清楚,关税最终并不能从根本上伤害自己,反而是美国社会以及美国自己的企业要为此买单。
- 看起来,中国既不担心中美完全脱钩,因为美国企业无法在十年内完全摆脱中国产业链。
- 但美国却要仔细考量自己的社会能否承受住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的通胀以及美国企业能否承受供应链重塑的痛苦了。
看起来,中美之间的博弈天平开始倾斜了,只不过这一次,天平倒向的不是美国。

(免责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观点解读,并无不良导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