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 日清晨,登封少林寺的山门前已经排起长队。暑假的热浪挡不住游客的脚步,更挡不住大家对 “新住持上任后少林寺会变吗” 的好奇。三天前,7 月 29 日,少林寺正式宣布礼请印乐法师担任住持,这个消息像颗石子,在关注少林的人心里漾开了圈。
首个周末的探访,让不少人提着的气慢慢松了 —— 这里少了些商业的喧嚣,多了点佛门的清净。
大雄宝殿前的香炉依旧烟雾缭绕,但细心的游客发现,原来摆着 “平安香 30 元”“全家福香 99 元” 的摊位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功德箱上整齐码着的竹签香,红纸上印着醒目的 “免费三支香”。
“师父,真不要钱?” 一位带着孩子的妈妈拿起香,有点不敢相信。旁边的僧人合十微笑:“心诚则灵,随喜就好。” 上午 9 点刚续满的香,到下午 1 点就见了底,工作人员搬来近 10 袋新香补上,动作轻缓得像怕惊扰了佛前的宁静。
这场景让 65 岁的张大爷想起十年前:“那时候进寺就有人跟着推销香,不买还甩脸子。现在多好,想烧就烧,不想烧逛逛也自在。” 功德箱前,游客大多往里面塞几块、几十块零钱,扫码后手机会弹出电子福卡,上面写着 “一念善起,福泽自生”,倒比以前 “买香送开光” 的吆喝,多了几分真诚。
读者 @摄影爱好者小林 蹲在香炉旁拍了一上午:“以前拍少林寺,镜头里总躲不开推销的人。今天不一样,香客鞠躬时的影子,都比以前虔诚些。” 免费的清香没让香火变淡,反而滤掉了功利的杂质。
武术馆的锣鼓声准时响起,但馆外 “扫码打赏看绝技” 的牌子没了。以前总有人举着二维码追着游客说 “随缘布施”,现在只剩穿杏色僧衣的武僧在场上腾挪,腾空踢腿时带起的风,扫过观众席的惊呼。
“刚才那个铁头功,看得我心都揪起来了!” 来自上海的初中生小王攥着拳头说。他跟着父母来少林,本以为是 “看一群人围着要钱”,没想到免费的表演比视频里还震撼。表演结束后,武僧们合十行礼,没有兜售武术光碟,只是安静退场,倒让不少游客主动往旁边的功德箱里塞钱。
寺院里的图书架也换了模样。以前摆着的 “开光饰品” 被换成了《金刚经》《心经》等经文读本,旁边贴着手写纸条:“免费借阅,阅后请归位。” 有穿汉服的姑娘坐在树荫下翻看,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书页上,倒成了少林寺新的景致。
少林寺最深处的方丈院还围着绿色铁皮,牌子上写着 “文物保护期间,暂不开放”。有游客扒着缝往里看,被工作人员轻声劝开:“法师刚到任,还在熟悉寺务呢。”
这位新住持印乐法师,履历里藏着不少故事。1966 年出生的他,30 岁从中国佛学院毕业,在洛阳白马寺当了 20 年方丈,把曾经冷清的寺院打理得井井有条。有人说 “他是带着‘清净经’来的”,也有人猜 “少林的商业化会不会就此刹车”。
但至少这个周末,答案藏在细节里:原先天桥上循环播放 “禅宗祖庭,功夫圣地” 的大屏幕,因为 “设备检修” 黑着,倒让山风吹过松林的声音,听得更清楚了;以前追着问 “要不要请导游” 的人不见了,只有穿灰色僧袍的义工,在游客迷路时轻声指路。
@文旅博主阿凯 跑过全国不少寺院,他的观察挺有意思:“真正的佛门气场,不是靠收费筑起来的。少林寺这次减了商业气,反倒让人想起那句‘天下武功出少林’—— 功夫的底气,从来不是钱堆出来的。”
离开时,夕阳把少林寺的塔林染成了金红色。游客们三三两两地走着,没人再讨论 “花了多少钱”,更多在说 “刚才那支香烧得踏实”“武僧的拳打得真有力”。
印乐法师上任后的首个周末,少林寺没搞大动静,只是悄悄把 “赚钱的路” 让成了 “走心的路”。或许正如一位老僧所说:“寺里的香火,烧的是人心;佛门的清净,靠的是平常心。”
你去过少林寺吗?对这次的变化怎么看?评论区聊聊吧,或许我们能在香火气里,读懂些关于 “取舍” 的道理。
更新时间:2025-08-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