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国内芯片厂商,业绩大洗牌

2025年上半年刚过,国内一批芯片厂商就陆续交出了半年业绩答卷。

全球半导体行业这半年其实在回暖,世界半导体贸易组织统计的市场规模有346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涨了不少,存储、传感器这些细分领域都在涨,但国内厂商的日子却不是清一色的好过。

有的企业赚得盆满钵满,股价都超过了茅台;有的企业营收看着涨了,净利润却几乎跌没了,这种分化把行业的“洗牌”味儿体现得淋漓尽致。

先说说最风光的算力芯片企业。

今年上半年,“算力”算是半导体行业里最火的词,国内在用的算力中心机架有1085万架,智能算力规模也到了788EFLOPS,需求摆在这儿,做算力芯片的企业自然吃到了红利。

寒武纪就是最典型的例子,8月28号那天,它的股价一下子涨了15%还多,收盘到了1587块多一股,直接超过贵州茅台成了A股第一。

说实话,它能冲到这个位置,靠的就是一份“史上最强”半年报,营收28.81亿,比去年同期涨了43倍还多,净利润10.38亿,之前一直亏,现在连三个季度都盈利了。

细看寒武纪的收入,99.6%都来自云端AI芯片及加速卡,这块业务同比涨了46倍,相当于把所有力气都用在了AI算力上。

除了寒武纪,海光信息也不错,上半年营收54.64亿,净利润12.01亿,这是它上市以来半年净利润第一次破10亿。

老实讲,海光能有这成绩,跟国产高端芯片需求涨了有关,它跟整机厂商合作得深,客户那边推得快,市场版图自然就扩了。

不过也不是所有算力企业都顺,景嘉微就没这么幸运,上半年亏了8761万,核心的图形显控业务收入掉了62%还多,公司说是行业需求降了、项目验收慢,在算力赛道集体赚钱的时候,它这情况确实有点扎眼。

从算力赛道的火热再看端侧AI芯片,就会发现另一种热闹,AIoT行业今年算是爆发了,主要是DeepSeek开源了DeepSeek-V3模型,把大模型放进AIoT的成本降了不少,做端侧芯片的企业也跟着受益。

瑞芯微上半年的业绩就很亮眼,营收20.46亿,净利润5.31亿,尤其是二季度,营收环比涨了31%,净利润环比涨了54%。

本来想看看它靠什么涨这么快,后来发现是旗舰产品RK3588和次新产品RK3576在发力,汽车电子、工业应用这些领域都打开了市场,需求一上来,业绩自然就上去了。

恒玄科技也值得提一提,上半年营收19.38亿,净利润3.05亿,扣非后净利润涨了153%,毛利率也提到了39.3%。

它的新一代芯片BES2800用到了TWS耳机、智能手表里,还进了小天才、颂拓这些新客户的供应链,老实讲,选这些有用户基础的品牌合作,算是找对了路子。

还有泰凌微,上半年净利润涨了274%,新出的端侧AI芯片二季度就卖了上千万,支持蓝牙6.0的芯片还成了首家通过认证的,海外智能家居的订单也多,算是多点开花了。

看完这些赚钱的企业,再说说功率半导体领域,这里的情况有点特别,全球市场上半年都在喊难,英飞凌、安森美说传统业务扛不住,意法半导体甚至亏了1.3亿美元,但国内企业反而走出了不一样的行情。

士兰微上半年营收63.36亿,净利润2.65亿,同比涨了11倍还多,单看功率半导体业务,营收就有30.08亿,汽车、光伏用的IGBT和SiC收入涨了80%以上。

如此看来,它能有这成绩,跟产线满负荷生产有关,5吋、6吋、8吋、12吋的线都在满跑,产能跟上了,订单自然能消化。

扬杰科技也不差,上半年营收34.55亿,净利润6.01亿,MOSFET、IGBT这些器件在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里卖得好,越南的封装基地一期满产了,二期也通了线,SiC芯片产线还爬上来了,工艺在国内算领先的。

捷捷微电、时代电气这些企业也没掉队,营收都有两位数的增长,国内功率半导体能逆着全球周期涨,其实是新能源汽车、光伏的需求在托底,再加上自身的技术和产能优势,才走出了“柳暗花明”的路子。

不过,不是所有领域都这么顺,存储芯片厂商就面临着“营收涨、利润跌”的尴尬。

兆易创新上半年营收41.5亿,净利润5.75亿,算是表现好的,但江波龙就差多了,营收101.96亿,看着不少,净利润却只有1476万,同比降了97.5%。

本来想不通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后来看财报才知道,一季度消费电子复苏慢,客户还在去库存,存储芯片价格涨不上去,毛利率自然就掉了。

德明利更难,上半年亏了1.18亿,二季度虽然卖得多,但毛利低,短期压力特别大。

普冉股份也没逃过,净利润4073万,同比降了70%,主要是终端需求恢复慢,部分产品价格压得低,再加上之前库存的采购成本高,毛利率少了2.7个百分点,毛利额也少了2104万。

说实话,存储企业这情况,跟全球芯片价格波动、库存压得重有关,再加上研发投入多,短期想盈利确实难。

不过也有企业在找办法,比如兆易创新加大了车规级存储的比重,江波龙聚焦数据中心SSD,希望靠高毛利产品把利润提上来,能不能成,还得看下半年的情况。

聊完企业的业绩,再看看晶圆厂的动态,这对判断下半年行情很重要。

中芯国际上半年营收323.48亿,净利润23.01亿,二季度产线快满了,汽车电子的货卖得稳,模拟、电源管理芯片贡献多,还在布局SiC、GaN的产能,准备配合国际客户。

华虹半导体就不一样了,营收80.18亿,同比涨了19%,但净利润只有0.74亿,降了71.95%,公司说是新产线爬坡成本高,研发投入也多,所以利润下来了。

很显然,晶圆厂的表现分化,跟产能利用率和业务布局有关,这也会影响下游芯片企业的后续供货。

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点,就是AI政策的影响。

8月26号,国务院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了三个目标:2027年AI和6大领域深度融合,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2030年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增长极;2035年进入智能经济社会。

说实话,这个政策一出来,市场就有了反应,寒武纪、中芯国际股价创了新高,AI算力指数今年涨了57.9%。

这对国内芯片厂商来说,其实是明牌的机会,尤其是做AI芯片、车规芯片的企业,未来的需求会更明确。

2025年上半年国内芯片厂商的洗牌,本质上是赛道分化的结果,AI相关的算力、端侧芯片,还有跟新能源挂钩的功率半导体,吃到了需求红利;存储芯片虽然营收涨了,但还在熬成本、去库存的阶段。

下半年的行情,一方面要看晶圆厂的产能能不能跟上,另一方面要看AI政策能不能落地,存储企业能不能把毛利提上来。

毫无疑问,未来谁能抓住AI和车规的需求,谁能在技术上突破,谁就能在洗牌中站得更稳,国内芯片产业的格局,也会跟着这些变化慢慢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6

标签:科技   上半年   芯片   业绩   厂商   国内   净利润   企业   半导体   需求   寒武纪   产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