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盛宴终局,立业集团为何跑步入场?

来源:一号企业家

2000亿市值的民生银行(600016.SH)正在重回资本大佬的视野。

民生银行于7月18日公布了林立的董事任职资格,此时距离立业集团跻身民生银行前十大股东已过去了近一年之久。

然而,这并不妨碍林立迅速进入董事角色。在7月23日于北京举行的民生银行董事会上,原来的董事如刘永好、史玉柱、宋春风等人都是通过电话或视频连线的方式出席,新任董事数天的林立则选择亲赴北京董事会现场,出席本次临时董事会。

这或许只是林立展现董事履职的首度露面,自然不容含糊。更何况就在此前不到半个月,立业集团旗下香港立业又以大手笔买入民生银行1.9931亿股H股。

多次增持之后,截至2025Q2,立业集团持有民生银行合计持股比例达4.945%,距举牌线仅一步之遥,位列第三大股东。

何方神圣?前深圳首富

究竟谁是林立?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显示,深圳市立业集团有限公司位列榜单第215位,上一年排名207,营收124.54亿美元,利润3.43亿美元。

在2024年入选财富500强榜单时,深圳市同心俱乐部曾为立业集团发出了喜报。

因为林立还是同心俱乐部的重要成员,担任俱乐部副主席。据该俱乐部官网,腾讯马化腾、比亚迪王传福、顺丰王卫等一众知名企业家均在该俱乐部任常务副主席,新世界地产的郑家成、佳兆业地产的郭英成以及宝能集团的姚振华等与林立一样,也是副主席。

据称,同心俱乐部阵容豪华,堪比柳传志、马云等领衔的“泰山会”,深圳重量级企业家悉数参加,只是唯独缺了任正非和王石的身影。

原招商银行马蔚华亦在该俱乐部担任唯一的高级顾问一职。

除了有同心俱乐部的背景,立业集团创始人林立的个人身价也非常惊人,2025年3月27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林立以950亿人民币财富位列榜单第176位。

更有甚者,林立曾有着“深圳首富”之称。2007年,林立曾以168.3亿元的身家财富位居2007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23位,马化腾以101.9亿元财富位列第40位。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福布斯中国首富是碧桂园的杨惠妍,时年26岁。

不过,林立相当低调,即便身为首富也很少见诸报端。有限的公开信息显示,1963年出生于广东河源市紫金县,现在也常被称为“河源首富”。

工作履历则一直在银行业辗转,先是1979年在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紫金县分行当会计员,后又在当地的中国农行任职。1986年离开紫金县来到深圳,到中国银行上步支行任职,一路做到了会计科长,此后,他又相继担任过滨河支行行长及支行总稽核。

十余年银行业经验积累,而后从中国银行深圳分行辞职开始创业历程。

外界盛传的第一桶金则来自于股市,1990年12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1991年和随后的一两年时间里,通过抢购“老五股”等股票掘金发财。

然后,顺理成章地开始自己操盘。1995年4月,林立出资970万元,与他人共同注册成立深圳市立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即立业集团前身。

银行股投资老手

让立业集团一战成名的其实是对平安银行的投资,而真正奠定林立江湖地位的也是此举。

2003年,中国平安的第一大股东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决定卖掉部分中国平安股权。

资本嗅觉灵敏的林立果断出手,以5.2亿元的大手笔,拿下8800万股中国平安股份,约占其总股本的3.6%。

4年以后,中国平安在A股上市,林立持有的股票,市值高达60亿元,对比当初的投资,翻了12倍。

“为了投资平安,我几乎卖掉了手中所有的产业,包括航天立业华庭的住宅写字楼和机场周边的楼盘,再加上工业领域的利润,我累计投入了5亿多元。”林立事后回忆道。

“当时这一举动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媒体纷纷报道称‘地产大鳄林立豪掷5亿,一举吞下平安8800万股权’,这一投资占据了平安总股本的3.6%,不仅成为当时中国平安的民企第一大股东,更是跻身十大股东之列。”提起往事,饶是大鳄仍不免激动。

2007年中国平安上市后,这笔投资增值数十倍,曾为林立带来超200亿元收益。当年,林立以140亿元的财富排在《胡润百富榜》第41位,超越马化腾成为深圳新的首富。

实际上在投资平安之前,林立早已小试身手。

2000年,他果断入股广东发展银行,跻身十大股东之列。到了2003年,林立再显身手,通过旗下企业出资7.51亿元,成功入股江门证券并更名为华林证券,从而成为该证券的实际控制人。

或许是银行业出身,林立对银行股的投资向来青睐。

2014年12月12日,全国首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开业,立业集团成为第二大发起股东,占股20%,仅次于腾讯。

在2015年微众银行尚且录得5.8亿的亏损,但在次年即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4亿元。

到2024年,微众银行实现营收381亿元,净利润109亿元。

不过这也是微众银行十年来首次失速,营收十年来首次下滑,净利润增速从21%暴跌至0.8%。

好在立业集团仍然看好,2024年报显示,其仍然持股15.31%,位列第三大股东。

此外,国内最大创投机构深创投也有林立的潜踪。截至2024年底,立业集团是深创投第6大股东,持股比例约5%。

民生银行的股权之争

立业集团的资本谱系纵然生猛,民生银行的股东乱象也并非简单。

1996年1月12日民生银行正式成立,创始股东59家,其中不乏资本大佬,如新希望集团刘永好、泛海集团卢志强、东方集团张宏伟等。

据称,尚在1993年,由卢志强牵头,在山东潍坊召开了首届泰山会。会上,与会成员普遍提出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因此创办一家民营银行的动机应运而生。

而彼时,新希望也在工商联系统提出筹建民营银行,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共同推动民生银行成立,但也就此在民生银行股东结构中埋下不同势力的格局。

1999年,民生银行开始筹备上市工作,并以处置不良资产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股东持有的股权进行强制拍卖,旨在追讨股东所拖欠的贷款。而这一次大规模清理资产,涉及股份多少呢?

据称涉及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6.1%。

“机缘”巧合之下,东方集团张宏伟一举潜入,在争夺民生银行股权的竞拍中,多次抢占先机,持股比例从零攀升至9.4%,一举跃升为民生银行的第二大股东,因而成为清理不良资产的主要受益者。

新希望的刘永好也没有坐视不管,经协议转让股份,他由起初的第十三大股东,顺利跃升至民生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之位,持股比例亦随之攀升至9.9997%。

而民生银行董事会规定的持股上限为10%,可见新希望持股之精准。

随后,在民生银行股东层面中形成了“新希望系”“泛海系”“东方系”三足鼎立的格局。

似乎也相安无事。

2000年,民生银行A股在上交所公开上市,彼时这尚属民营银行股权治理的范本,由于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相对均衡,不存在实际控股股东,因而“大股东控制”在该行从没有生存的土壤。

到2006年董事会改选,民生银行出现了上市后的第一次股东之战,张宏伟和卢志强当选副董事长,而第一大股东刘永好则被清除出了董事会。

直至2009年刘永好再度重返民生银行董事会,并当选副董事长,付出的代价是新希望系借2007年民生银行定向增发之机,出资37亿元,认购4.1亿股,从而占总股本的10.5%。

各方争抢的缘由,或许还是因为香饽饽太香了。2013年2月,民生银行市值超越招商银行,成股份制银行第一。

然而等到安邦系大举进入后,一切都归为平淡。

2014年11月12日,新希望集团刘永好清空了所持有的民生银行H股股份。

之后,安邦开始对民生频频举牌。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仅两个月时间,安邦集团连续12次增持民生银行,持股比例从5%增至22.51%,安邦保险成为民生银行单一最大股东。

在此前后,泛海卢志强、东方集团张宏伟不约而同均在减持民生银行。

当然随着安邦系梦碎,民生银行的股东格局又落入了泛海系、东方系、新希望系的窠臼之中。

直至2023年,民生银行的一纸诉状,再度捅破了泛海系从民生银行巨额关联贷款的窗户纸。

2023年1月20日,民生银行北京分行以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为由,对武汉中心公司、武汉中央公司、泛海控股及卢志强提起诉讼,涉及金额超过70亿元。

而在2024年年报发布时,民生银行曾披露,东方集团2024年末在民生银行的贷款余额为76.4亿元,泛海集团在民生银行的贷款余额高达184.84亿元。

到2024年三季报发布时,中国泛海已退出民生银行前十大流通股东。

2025年3月15日,东方集团的非执行董事张宏伟也因为“个人身体原因”辞职了。

狂欢盛宴散去,徒留一地狼藉。何处新人,又将入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7

标签:财经   民生银行   盛宴   集团   股东   银行   俱乐部   紫金县   深圳   平安   董事会   股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