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万万没想到,100%中国国产化的长江存储,在美国狂扁美国人

长江存储狂贬行业巨头,美光甩出一堆证据,指控对方恶意诽谤、散布谣言。

看似烂大街的爽闻,没想到剧情都是真的。美光“懂得都懂”,过去几年没少给长江存储使绊子,长江存储既不怂也不让着它,反手就卡住了对方的脖子。

闪存芯片相当于存储的“心脏”,人们对它的期望是容量大且价格便宜。过去二十年,厂商一直在想办法扩容。

可以把芯片看作装数据的“房子”:以前厂商在平层里塞更多数据,后来索性修起高楼,容量因此大幅提升。

不过楼层变高,芯片底层控制电路的压力越大,信号延迟、发热等问题随之出现,三星、美光等大厂一直为此头疼。

最后由长江存储解决了这一问题。其研发了一项名为Xtacking的独门技术,将存储单元与控制电路分开制造后再拼接,相当于先打地基,然后像拼乐高一样拼接,连胶水都不需要。

这听起来平平无奇,却收效显著:数据传输速度提升,散热效率提高,产品生产周期缩短20%,价格也随之下降。

技术突破后,长江存储申请了大量专利,就连行业巨头三星也曾购买其授权。

就在今年长江存储,在国产晶圆制造设备导入方面迎来重大突破,其首条100%全国产化设备产线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导入试产,所谓的全国产设备产线,意思就是这条生产线,完全采用国产设备。

没有任何国外的设备,这样完全不用担心后续卡脖子的问题,自己想生产就生产,谁都管不着。

大洋彼岸的美光则没那么规矩。当其因盖楼技术被长江存储专利卡脖子、市场份额受威胁时,便开始使歪招。

2022年,美光疯狂游说美国政府,导致长江存储被列入实体清单。这一招釜底抽薪,直接导致长江存储无法购买美国先进设备,128层以上高端产品的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美光以为能将对手扼杀在摇篮中,却未料到,2023年底长江存储以专利侵权为由,在美国加州法院起诉美光,两家专利大战就此拉开帷幕。

美光自然不认,立即反诉长江存储侵权,同时向专利局申请,要求判定长江存储12项专利无效。

这套否认、反咬、釜底抽薪的组合拳,是巨头对付后起之秀的常规操作,但长江存储有备而来,与美光在法庭上展开拉锯战。

去年战况再度升级,长江存储祭出一记堪称顶级的法律操作,要求法院强制美光交出核心技术机密。

“到底抄没抄?把技术文件拿出来看看不就知道了?”这直接将刀架在了美光脖子上——交了,就是将看家本领全摊给对手,日后还如何竞争?不交则在法庭上理亏。

无奈之下,美光搬出最后挡箭牌——国家安全。其将长江存储与中国政府绑定,并声称自家技术涉及美国核心竞争力,一旦泄露将对美国国家安全与经济安全造成不可接受的风险。

好在法院未采信美光的说辞,仍要求采取严格保密措施,让美国无需担心泄密。这直接让美光懵了——美国四家法院竟未偏向它。

眼看小手段失效,美光于今年5月直接将此事上诉至美国最高法院,要求发布紧急令状以阻止技术文件披露。

就在大家以为这场大戏的高潮是最高法院裁决时,长江存储再度出手,开辟第二战场——在华盛顿联邦法院提起全新诉讼,控告美光实施商业诽谤与不正当竞争。

诉状称,美光与一家名为DCI的公关公司合谋,资助了一个名为“中国科技威胁”的网站。该网站长期散布谣言,严重污蔑长江存储芯片内置间谍软件,导致长江存储业务受损,丢失数百万美元订单。

这波操作堪称商战典范。至此,这场恩怨已从技术竞争演变为政治博弈与专利诉讼,最终爆发为一场关乎核心机密与商业声誉的全面战争。

考虑到地缘政治因素,此案最终可能以某种形式和解告终。但无论如何,此事都大快人心——在国际舞台上,只要技术够硬,即便对手不讲武德,也有硬刚的底气。

至于消费者,托长江存储的福,从前不敢想的2TB固态硬盘,如今几百元就能拿下,这到手的实惠,总不能让美国人摘了桃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4

标签:科技   长江   美国人   美国   中国   没想到   三星   技术   专利   法院   最高法院   芯片   设备   巨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