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
前几天加班到八点,肚子饿得咕咕叫,路过小区门口的煎饼摊,习惯性喊了句“来份素的,不要鸡蛋不要肉的”
结果摊主一句“12块”,直接给我整懵了——我记得去年这时候,最多也就8块啊!付完钱咬着煎饼,越吃越不是滋味:曾经咱打工人、学生党的地摊快乐,咋现在随便买点就三四十,快赶上饭馆的菜价了?
不光是煎饼,我特意留意了一圈路边摊,价格涨得是真明显。以前校门口3块钱一根的烤肠,现在普通款卖到5块,加了芝士或脆骨的直接10块了。
常吃的那家凉皮,去年8块能买一大碗,今年12块的份量还少了一圈,就连最简单的手抓饼,加个鸡蛋、火腿,再刷点酱,轻松就超过10块。
有时候算下来,还不如去快餐店点份套餐划算,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以前那种花小钱吃满足的感觉。
为什么路边摊会越来越贵?其实摊主们也有自己的难处,首先就是摊位成本涨得厉害。以前不少摊主都是推着小车打游击,几乎没什么固定支出,可现在为了规范管理,很多城市都划了专门的夜市或摊位区,想摆摊就得交租金。
我家附近那个夜市,一个不到2平米的小摊位,一个月租金就要2500,再加上水电费、卫生费,算下来每天光固定成本就快100块。摊主总不能做亏本买卖,这些钱自然得摊到每一份小吃里。
食材价格也是压在摊主身上的一块“大石头”。前阵子去菜市场买菜,发现五花肉比去年贵了近3块钱一斤,青菜、食用油也都有'涨价!
路边摊大多是小本经营,食材成本能占到总成本的六七成,比如做肉夹馍的摊主,肉馅贵了1块,一个肉夹馍可能就得涨2块才能保住利润。
而且现在大家越来越在意食品安全,以前可能有人用冻肉、廉价调料,现在为了留住顾客,摊主们只能买新鲜肉、品牌调料,成本又高了一截。
更重要的是,咱们对路边摊的需求也变了。以前吃路边摊,图的是方便、便宜,能填饱肚子就行。现在不一样了,不仅要好吃,还得健康、有特色。
就像卖烤串的摊主,以前只用普通的鸡肉、鸭肉,现在为了吸引顾客,得用新鲜的羊腿肉、牛肋条,还得推出藤椒、蜜汁、蒜香等好几种口味。
卖奶茶的小摊,也从以前的粉末冲调,改成用鲜奶、鲜果,杯子和包装也做得越来越精致。这些升级确实让口感和体验变好了,但成本也跟着上去了,价格自然降不下来。
虽然现在价格高了,但偶尔路过闻到那股子烟火气,还是忍不住想买一份——毕竟那是刻在记忆里的味道。
只是真心希望,摊主们在涨价的同时,能多兼顾点性价比,别让曾经的“平价食堂”,慢慢变成大家吃不起的“奢侈品”。
你们那儿的路边摊涨价了吗?有没有哪款小吃,让你觉得再也不是以前的价格了?
更新时间:2025-09-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