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娶仇人之女为妾,结果付出惨痛的代价,让他后悔终身

自古以来英雄难过美人关,即使是“千古一帝”李世民也有犯错的时候。


李世民也是心够宽的,他曾经因为一见钟情,强娶了仇人的女儿。在他看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女子既然成了自己的妃子,那就该和自己一条心。


殊不知,此女可不是这么想的。多年之后,她做了一件事,让李世民后悔终身。

阴、李两家是如何结仇的?

李家的这位仇人名叫阴世师。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阴、李两家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阴世师的父亲阴寿和唐高祖李渊有很深的交情,二人都是隋文帝杨坚的心腹。在杨坚篡夺北周江山的时候,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没有他们,杨坚想坐稳皇位可没有那么容易。


这李渊直接就是杨坚的外甥,他站在杨坚这边没什么奇怪的。至于阴寿,他是凭借着杨坚的提拔重用,才得以身居高位的,自然对杨坚感恩戴德、忠心耿耿。

同为辅佐杨坚坐稳皇位的功臣,二人的关系自然要比普通大臣亲近不少。两家人逢年过节都要互相走动。


阴寿去世后,其子阴世师继承了其地位,成了阴家家主。不过两家人的关系并没有因此而生疏,反而变得更加紧密。


这也正常,毕竟朝堂上的争斗是很残酷的,想要保全家族,这些世家大族之间就要互相抱团。


对于阴世师来说,父亲不在了,他资历不足。需要借助李渊来确保自己家族的地位。对于李渊来说,这样可以扩大自己在朝堂上的势力。可谓是双赢。

不过这一切到了隋朝末年,发生了改变。


阴世师因为屡屡击退突厥和党项的军队,深受隋炀帝器重。


后来隋炀帝外出巡幸的时候,下令让阴世师协助代王杨侑驻守京师一带。


此时已经群雄四起,隋朝摇摇欲坠。就连李渊这个皇亲国戚都起兵争夺天下。

按理说阴世师应该献出京师,投奔李渊。毕竟两家人关系密切,而且这也最符合阴家的利益。


事实上李渊也是这么认为的,于是当他亲率大军来到京师一带后,立刻命人修书给阴世师,希望他能助自己一臂之力。


然而阴世师的回答却是使者的首级。在阴世师看来,隋文帝和隋炀帝有恩于阴家。尤其是隋炀帝,对他十分器重、信任,他不能辜负了隋炀帝的这一份信任。因此他决心死战到底,与城池共存亡。


对于这个结果,李渊也很无语,他只得下令攻城。不过他依然心存侥幸,下令不得伤了阴世师。

李渊这里顾念往日情分,阴世师那边可就不念旧情了。李渊的第五子李智云就命丧阴世师之手。


多次交战下来,阴世师知道隋军不是李唐大军的对手,于是想出一个阴招:他命人找到李渊一家的祖坟,然后大挖特挖一番。


这还没完,他还命人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给李渊看,气得李渊直跳脚。两家的仇也就这么结下了。


英雄难过美人关,李世民迎娶仇人之女

李渊受此刺激,下令不计代价全力攻城。城破之后,李渊将以阴世师为首的几人诛杀。但是这还不足以发泄李渊的心头之恨。于是阴家的男子被流放,女子则罚入宫中为奴为婢。

李渊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一时冲动的决定,却害了儿子李世民。


阴家族人众多,光女眷就有好几百人,其中不乏一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大小姐。这其中就有阴世师的女儿阴氏。


不得不说,阴世师一家的基因还是很不错的。阴氏有着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其样貌虽然比不上传说中的“古代四大美女”,但是也差不太多。


自古英雄配佳人,阴氏这位佳人,自然而然地吸引了一位大英雄。那便是当时屡立战功的秦王李世民。

当时的李世民,正是志得意满之时。战场上,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立下了赫赫功勋。朝堂上,身为太子的李建成也一直被他稳压一头,不是他的对手。


人一旦春风得意,就会想一些花前月下的事情。恰好就在此时,他无意间在宫中遇到了做宫女的阴氏。


李世民对阴氏一见钟情,他找到李渊,恳请为自己和阴氏赐婚。


对于李世民的请求,李渊自然是不愿意答应的。阴世师的所作所为,使得他对阴家恨之入骨。现在李世民想要让阴世师的女儿成为自己的儿媳,这算个什么事呀?

李渊果断地拒绝了李世民的请求,但是李世民却不死心,表示愿意拿出自己的军功作为交换,换取李渊答应此事。李渊依然不为所动。


到了最后,李世民干脆拔出佩剑,以死相逼:“父皇,如果你不答应我和阴氏的婚事,那孩儿就死给你看。


李渊一看,彻底没辙了。他可舍不得李世民死掉,要知道他的几个儿子里面,就李世民打仗的本事最强。李渊想要实现自己的野心,就离不开李世民。


在纠结了一番后,李渊最终答应了这门婚事。就这样,阴氏成了李世民的王妃,等李世民继位后,阴氏更是成了李世民四妃之一的德妃,人称阴妃。

四妃的地位仅次于皇后,由此可以看出李世民有多么宠爱阴氏。


李世民后悔终身

按理说,李世民待阴氏不薄,阴氏也应该投桃报李才对。可惜李世民遇人不淑,他的善意在阴氏看来一文不值。


原来,阴氏对于父亲阴世师的死、乃至家族的遭遇一直耿耿于怀。


李世民的温柔没有打动她的心,她一心想要向李家复仇。而他复仇的重点就在自己的儿子李祐身上。

这李祐乃是李世民的第五子,李世民继位后,李祐先后被封为楚王、燕王和齐王。


李世民子嗣众多,再加上他忙于朝政,根本没空去陪着李祐这个儿子。因此相较于李世民这个父亲,李祐和身为母亲的阴氏反倒亲近不少。


在阴氏的刻意教导下。李祐变得贪得无厌、野心勃勃。作为李世民的第五子,这皇位根本轮不到李祐来继承。但是在母亲阴氏和舅舅阴弘智的劝说下,李祐竟然想要效仿李世民,用武力去夺取皇位。


说白了,李祐就是想要谋反。用他的话说:我爹的皇位就是用武力抢来的,这皇位他能抢,为什么我不能抢?

于是,李祐重用阴弘智和阴弘智的大舅子燕弘信,让他们暗中招兵买马。此外,他还在王府之中偷偷铸造兵器,为谋反做准备。


贞观十七年,李祐正式谋反了。他强行征召城中15岁以上的男子为兵,然后大肆封赏左右,什么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不要钱的往外封。


此外,他还仿造朝廷设置衙门,并封官许愿,笼络下面的人。


与此同时,他还册封拓东王和拓西王,让他们率领大军去攻城略地。

得到消息后,朝堂震动。李世民更是气得当着文武大臣的面乱摔东西。一边摔,一边大喊道:“逆子,逆子呀,朕怎么会有这么大逆不道的儿子?


文武百官闻言,没人敢接话,生怕一个不好,触了皇帝的霉头。


最后,李世民下令,命兵部尚书李勣统帅九个州的兵马,会同大将刘德威一同平叛。


值得一提的是,李祐此时一点危机感都没有。面对朝廷大军的征讨,他可以说是毫无准备。在起兵之初派出军队攻城略地后,他就整日在自己的“皇宫”中和“大臣”们饮酒作乐,等待捷报。

更离谱的是,他手下的那些“大臣”们,也一个个毫无危机意识。比如说他的心腹燕弘亮,就一边饮酒作乐,一边告诉李祐:“陛下莫慌,别看朝廷大军来势汹汹。我能右手端着酒杯陪陛下饮酒,同时左手能拿着刀剑为陛下征战沙场。


这么离谱的话,偏偏李祐还信了。他闻言,十分高兴,又重赏了燕弘亮一番,称他忠心。李祐手下的那些“大臣”一个个有样学样,在那里夸夸其谈。


自古以来哪里有这样谋反的?朱棣做了十足的准备,最后还是侥幸胜出,李祐这样谋反,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


结果朝廷的大军还没到,李祐手下的士兵先兵变了。毕竟事关自己的身家性命,眼看李祐“君臣”如此不靠谱,这些人自然不愿意给李祐等人“陪葬”。

这些士兵干脆反戈相向,站在了朝廷这边。其中一些脑子灵活之人,觉得这是个机会,一旦立功,说不定能够加官晋爵、飞黄腾达。


比如齐州兵曹杜行敏,他就率领手下的一帮兄弟突袭了李祐的“皇宫”,成功将李祐等人团团围住。


就这样,李祐的叛乱很快就被平定了。整个过程更像是一场闹剧。


李祐最后被李世民赐死,至于阴氏则被贬为嫔,打入冷宫之中,郁郁而终。

而此事也成了李世民心中的痛。他总是自责,觉得自己要是多花些时间教导子女,也许李祐就不会谋反了。可惜一切已经发生,此时再后悔已经无济于事了。


值得一提的是,此事的影响并没有到此结束。因为李祐的一番胡闹,于是李世民严查其党羽。结果意外发现,太子李承乾伙同侯君集等人打算效仿“玄武门之变”谋反。


此事又导致李承乾被贬为庶人,魏王李泰被降封为东莱郡王,受到冷落。反倒是皇三子李治什么也没做,却被立为太子,成为后来的唐高宗。而李治的继位,又使得武则天得以插手朝政,差点颠覆了李唐江山。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李祐胡闹,武则天也没机会篡夺李唐江山。这么一算,四舍五入下来,相当于阴氏报仇成功了。

这也正是历史的有趣之处。你永远无法预测一件事情的影响有多大,里面有太多意外等着我们。


不过话又说回来,冤冤相报何时了。李世民不计前嫌宠信阴氏,阴氏却恩将仇报,实在是要不得。如果她能和李世民做一对恩爱夫妻,李祐也不至于落得被赐死的下场。摊上这么一个母亲,李祐也算是够倒霉的。


参考资料:

《旧唐书》

《新唐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历史   惨痛   仇人   代价   后悔   李世民   皇位   朝廷   大臣   大军   堂上   儿子   手下   京师   陛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