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7月15日,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在历经3小时后,顺利完成与中国空间站的全自主交会对接,这是我国继天舟七号、天舟八号后实施的第三次3小时交会对接任务。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获悉,3小时交会对接是后续一段时间内天舟系列任务的常规操作模式。
在交会对接方面,我国先后在轨验证和实施了2天方案、6.5小时方案、2小时方案和3小时方案。3小时模式不仅在时间上优于传统的6.5小时模式,而且相较于2小时模式,其相关系统的条件要求更为宽松。3小时模式降低了对火箭入轨条件、测控精度、敏感器及导航精度、制导控制精度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增强了任务的可靠性。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介绍,天舟九号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完成,进一步验证了3小时交会对接模式卓越的综合性能。这意味着,在我国当前航天技术水平下,3小时交会对接模式是兼顾效率与可靠性的最优解,是“性价比”最高的技术方案。
记者了解到,在多年多次多模式成功实施交会对接任务的基础上,我国进一步总结提炼出“锚点”理论和技术。“锚点”技术是空间交会对接的“智能导航坐标”,通过预设关键位置参数,将复杂交会过程分解为多个可控阶段。
据介绍,这一技术既能保证交会精度,实现“太空穿针”般的精准对接;又能动态调整轨迹,应对轨道误差与突发故障,确保安全;还能缩短任务周期,支持不同时长交会对接模式。这一技术是我国空间站建设等重大工程的核心支撑,是推动航天器自主控制能力跨越的重要一环。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陈荻雁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