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城市朋友圈,有一个好消息,值得一提!
那就是:今年,浙江一座城市,要进“万亿俱乐部”。
哪座城市?
毫无疑问,它就是:温州!

2024年,温州还差281亿的“临门一脚”,到2025年前三季度就已经拿出了7414.4亿元的成绩单,同比增长6.1%!
就增量而言,比去年多了682亿多!这意味着要迈过万亿门槛的增量,已经够了。
四季度,温州只要按照这个节奏干,进“万亿俱乐部”,几无悬念!
下面,谭天道地,为你解读!
先给不了解的朋友捋捋!
其实,“万亿GDP”是衡量城市经济实力的硬指标,全国目前也就二十多个城市能拿到入场券。
温州这波冲刺最关键的不是“差一点”到“够得着”,而是增长的质量。

2025年前三季度6.1%的增速,比不少同类城市都快,更重要的是增量——682亿多的增量。
可见,温州这一年的冲劲,还是很足的!
提到温州,很多人第一反应还是“炒房团”,但这次冲刺万亿,恰恰是温州摆脱这个标签的证明。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温州人靠“前店后厂”做皮鞋、服装起家,后来部分人转向投资,但真正的根基始终在制造业。
这些年温州一直在“腾笼换鸟”,把高污染、低效益的小作坊关掉,换上智能制造、新能源这些新赛道。

我去龙湾的工业园区看过,以前的皮鞋厂改成了智能装备车间,机器人手臂正在组装精密零件;鹿城的服装企业搞起了定制化生产,客户在线上选款,工厂48小时就能发货。
更绝的是“乡贤回归”,不少在外做外贸的温商,把海外订单和技术带回来,在本地建研发中心。

有个做眼镜的老板说:“以前是把温州货卖到全世界,现在是把全世界的技术引进温州做研发。”
对普通温州人来说,万亿GDP不是冷冰冰的数字,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最明显的是就业,今年前三季度温州新增城镇就业12.3万人,年轻人不用非得跑去杭州、上海找工作,本地的科技公司、新能源企业就能提供高薪岗位。
城市面貌也在变:瓯江新城的总部经济园拔地而起,地铁越来越便捷;以前的老城区改成了文创园,周末年轻人去喝咖啡、逛市集,跟大城市没两样。

当然,温州离真正的“强市”还有距离,比如高端人才密度、研发投入占比还得提升。
但不管怎么说,这万亿门槛一跨,就意味着温州从“草根经济”代表,变成了“高质量发展”的选手。
就像温州人常说的“敢为天下先”,以前是敢闯敢拼,现在是敢改敢创。

等年底数据一出来,“万亿温州”的新名片,就真的稳了。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谭天道地,欢迎关注我。
#冬日生活打卡季##温州头条#
更新时间:2025-11-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