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速递“易主”,德邦物流“换帅”,意味着什么?‌

写在前面的话

7月底,两则重磅公告引发业内热议,一则是申通拟3.62亿元收购丹鸟物流(菜鸟速递运营主体公司),一则是德邦物流总经理黄华波提前两年离任,由京东物流快递快运事业部总裁王雁丰“回归”德邦接任CEO。


菜鸟速递的“易主”和德邦物流的“换帅”,看似不相关的两件事,实则有着相同的逻辑,都是背后的“金主”在推动双方的融合,申通之于阿里、德邦之于京东,也意味着接下来对二者的期望会更高。


今天就一起来看下这两则大事背后的故事吧!


01

申通收购丹鸟 菜鸟速递“易主”


7月25日,申通发布关于拟收购丹鸟物流100%股权公告,本次交易对价为3.62亿元,因丹鸟物流的三大股东是菜鸟、阿里创投及阿里,而菜鸟又持股申通25%的股份,故构成关联交易,交易细节得到披露。


本次交易将分三次完成,申通要在交割日向丹鸟三大股东支付2亿元,交割日后四个月内在再支付1.2亿元,交割日后一年内再支付剩下的4205万元,5月起至交割日丹鸟的盈利归申通,若亏损由对方补偿。


想要弄清楚这次“易主”背后的故事,就需要从交易双方的关系说起,即申通和菜鸟在发展历程中的交集,可以大致归为2009年合作初期、2019年战略合作及2025年深入合作

2009年是双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申通作为最早成立的加盟制快递企业,一直被称为桐庐系的“老大哥”,从2005年开始携手淘宝电商件,再到2009年以每单2.7元的低价拿下淘宝首届双11近四成的订单,继而在收购天天快递后成功登顶通达系榜首,2014年以16.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此时的阿里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从1999年成立到2003年淘宝成立,在推出双11这个划时代的购物节后,也促使快递件量猛增,2013年因快递高峰爆仓促使阿里“组局”成立菜鸟,通达系和顺丰各占1%股份,申通自然也在其中,菜鸟也逐步拥有驿站、裹裹、国际等多条业务线。


2019年已经是双方开始战略合作的起点,申通在借壳上市以后为追求利润和转运中心设备及管理等问题件量下滑,排名一度下滑到加盟制第四名,于是开始了和阿里的战略合作,开启二次创业复兴之路。


阿里先是在2019年出资46.6亿元持股申通14.65%股权,2020年又投资32.95亿元间接获得申通10.35%股份,累计持股申通25%股份,按照双方签署的协议,今年年底阿里或行权再获得申通21%股份。


2025年则是双方在深入合作后开始取舍,菜鸟早在2018年收购整合万象/昇邦/东骏/芝麻开门/黄马甲五家落地配公司后成立了丹鸟物流,中间推出过丹鸟鲜达后又更名为菜鸟直送,2023年推出菜鸟速递做自营品质快递,最终又因业务收缩将其卖给申通,菜鸟则重新聚焦在国际业务板块。


而申通在获得阿里加持后业务量在2021年突破百亿件,不断提升产能,开始奋力追赶,2024年和阿里系的关联交易已达40.47亿元,现在又收购日均超400万单的丹鸟,行业排名重回前三,申通则聚焦提升品质服务,力争客户体验三年内冲刺行业第一。


02

总裁提前辞职 德邦物流“换帅”

7月30日,德邦物流发布关于董事兼总经理辞职暨补选董事、聘任总经理的公告,原德邦物流董事兼总经理黄华波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提前两年离任,同时董事会同意聘任王雁丰为德邦物流总经理。

本次总经理变动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两位“主人公”,辞任的黄华波80后,从2001年入职到2025年辞职,在德邦长达24年,接任的王雁丰85后,先是在德邦待了9年多,而后又在京东物流待了8年,都是一步步从一线成长起来的“老将”,经验很丰富。

想要弄清楚这次“换帅”背后的故事,还是需要从两人的成长历程说起,虽然两人的经历略有不同,但两人都属于职业经理人,大致也可分为一线成长期、职能管理期及高管决策期

首先看一线成长期,黄华波2001年入职德邦的时候,也才22岁,此时的德邦也刚从广州开始进军公路汽运领域,四年时间黄华波就从营业员做到经理再到区长再到汽运专线经理,也伴随着德邦快速成长起来。

85后王雁丰2008年入职德邦也才23岁,同样也是从广州的营业员做起,而此时的德邦已通过卡车航班及标准化做到了零担龙头,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也使得王雁丰很快从营业部经理到区长做到了大区总。

然后看职能管理期,2005年开始黄华波就陆续轮岗管理广东运营中心及品管部至区域财务总监,从2009年到2019年十年期间,就来到总部先后担任财务负责人及营运事业群总裁,德邦上市后还做过轮值CEO。

而王雁丰也在2014年-2017年很快从华北营运办公室主任做到了北京事业部总裁,也是当时成长最快的一批区域最高负责人,但随即因特殊事件被迫离职,加入京东物流后也是不断轮岗历练做到了职能管理层。

最后看高管决策期,2018年德邦成功上市以后,很多高管在2019年离职跳槽,黄华波其实也短暂离开过德邦,也是崔维星再次出山后返聘了回来,才在2022年被京东收购以后,把德邦交给了黄华波全权管理。

王雁丰则在2017年入职京东物流以后很快就从河北省区负责人到西南区域总经理再到快递快运产品群总经理,仅八年时间就成为快递快运事业部总裁,此次再次重返德邦任CEO,或许也正是因为最了解德邦。


03

背后金主推动 加速并购“融合”

无论是申通和菜鸟两家公司的成长历程,还是黄华波和王雁丰两位大佬的个人履历,都不难看出整个快递快运行业的发展变化,以及其背后整个阿里集团和京东集团的推动,来加速不同子公司间的融合协作。

何以见得?申通2025年预计和阿里系关联交易金额达71.09亿元,德邦2025年预计和京东系关联交易金额达84.61亿元,都是近百亿通过融合带来的营收,自然也就需要融合的更加顺畅及形成合力。

为了什么?就申通收购丹鸟来说,丹鸟主要的客户就是天猫、天猫超市及淘宝等电商平台的配送及逆向退货,主打的是半日达/次晨达、送货上门、晚到必赔的高品质保障,而这恰好是加盟快递最缺的,申通需要补齐短板,走和通达系差异化的道路,才有可能绝地反击。

德邦此时换帅同样重要,虽然被收购的这三年重返零担赛道略有起色,但倘若剔除掉京东物流快运业务融合的部分,德邦自身的业务增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甚至还在下滑,原有的运营模式及产品竞争力显然已经不足,需要有个既了解京东物流又了解德邦的人来把握方向,显然新任CEO最合适不过了。

如何融合?丹鸟物流已在全国300多个城市拥有59个分拨中心及2600余家网点,2024年营收123.5亿元、净利润超2000万元,其直营模式下转运及配送带来的良好的口碑,申通需要进一步扩大其优势,将其转化为即时战斗力,这或许是接下来申通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这也符合申通向品质体验转型的定位。

德邦和京东物流的融合前期已积累了一些经验,最开始接手京东快运83个转运中心,没有出现太多的异常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只不过还没有达到降本增效的预期,接下来或许会在末端网点的收派,以及客户开发的共创等方面发力,新任CEO王雁丰或许真的能帮助德邦“脱胎换骨”重新焕发活力。

当然,加速并购融合也会对市场竞争格局产生影响,比如申通加上丹鸟现有的日均400万单业务量,就已经在快递市占率排名上升一位至行业前三,德邦叠加京东快运的货量及营收也基本能和顺丰快运平起平坐,同样稳坐零担排行榜前二的位置,能否再进一步,就要看融合的效果了



写在后面的话


借力者明,借智者宏,借势者成。

当下并购融合已成时代的发展趋势,尤其对处于困境的企业更是机会,要学会报团取暖,更要学会借力,当然一加一是否能大于二,也需要更多的创新和智慧,领头羊也同样至关重要,但希望这些改变都能从本质问题出发,真正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发现问题的员工。


大家觉得呢?欢迎大家点赞、转发、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科技   菜鸟   速递   物流   阿里   快递   总经理   业务   淘宝   零担   总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