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宫’破了洞,宝宝才19周……” 2025年初,31 岁的邓女士遭遇孕期致命危机 ——双胎之一胎膜早破,当地医院建议引产,这意味着邓女士将失去两个宝宝。但她和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产科团队没放弃,一场持续68天的 “生命保卫战” 就此打响,最终成功为另一个宝宝争取到存活机会,从孕19周熬到孕28+6周,让极早产儿健康回到父母怀抱。

邓女士夫妇历经重重波折,宝宝终于健康出院
双胎一损,为保一宝果断减胎
据了解,邓女士通过试管婴儿怀上双胞胎,满心期待却在孕19周迎来晴天霹雳:B超提示宫颈机能不全,其中一个胎儿F1(双胎妊娠中,靠近宫颈的胎儿通常标记为F1,这是超声检查时的常规命名方式。)羊膜囊破裂,羊水几乎流尽。“孕20周前胎儿肺部没发育成熟,出生后基本无法存活。” 珠江医院产科副主任胡冬梅教授解释,更危险的是,羊水流尽后,破裂的羊膜囊可能引发严重感染,危及健康胎儿(F2)和母亲。
当地医院给出引产建议,意味着要同时失去两个宝宝。邓女士不甘心,火速转院至珠江医院。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多学科团队紧急会诊,最终拿出大胆方案:“双胎延迟分娩”——主动减胎保住F1,为F2建立安全屏障,争取更多发育时间。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为宝宝拼一次!” 邓女士和家人的坚定,让团队下定决心。5月30日,胎儿医学与产前诊断科主任杨芳教授完成减胎手术,胡冬梅教授团队紧接着实施两项关键操作:高位断脐避免感染,急诊宫颈环扎术像 “扎口袋” 一样封住宫颈口,为F2筑牢物理防线。术后经强效抗感染、抑制宫缩治疗,6月6日,邓女士带着腹中的F2顺利出院,转入门诊定期监测。
宝宝闯三关,每一次都在和死神赛跑
平静并未持续太久。据记者了解,这场生命保卫战一波三折,邓女士和腹内的宝宝遭遇三次危机:
第一关:环扎线下移,宫颈裂伤告急
孕26+4周,邓女士因不规律腹痛再次入院。检查发现,之前的环扎线已经下移,宫颈组织还出现四道深裂伤,羊膜囊从裂口突出,像个随时会破的水球。“一旦破裂,F2就会重蹈覆辙!”
“我们还做手术!”——邓女士和家人的这句话,给了医疗团队莫大的支持和动力。
胡冬梅教授团队迎难而上,当天实施挽救性宫颈环扎+裂伤修补术,同时术后加用促胎肺成熟和硫酸镁脑保护治疗,为宝宝提前备好“保命buff”。
第二关:裂伤复发,羊膜囊再次突出
刚出院一天,邓女士又因腹痛急诊入院——宫颈裂伤复发,4x4cm的羊膜囊再次突出。医疗团队没有犹豫,再次为她完成修补手术。此时,邓女士的子宫经过多次刺激已极度 “敏感”,反复宫缩即便用药物也难以平息。
第三关:潜在感染,果断终止妊娠
此时,医护团队警惕地发现,邓女士频繁宫缩可能是感染信号。8月2日凌晨,孕28+6周,综合评估后团队决定不再保胎——继续妊娠可能导致母亲严重感染,而此时宝宝已接近29周,在现代医学支持下预后大幅改善。当天,邓女士顺利诞下一名体重1140克、身36厘米的女婴,宝宝哭声清亮,评分优异,随即转入NICU。
事后证实,医疗团队的判断是准确的:胎膜培养回报大肠埃希氏菌阳性,胎盘病理也提示有急性绒毛膜板下炎。所幸终止妊娠的决策及时,避免了母亲发生严重感染。

邓女士为珠江医院妇产科团队送上锦旗
NICU63天守护,早产宝宝闯关成功
这个在妈妈肚子里“硬扛”了68天的小战士,在NICU开启了新的闯关之路。出生后她需呼吸机辅助通气,还遭遇了感染发热、喂养困难等挑战,但每一步都走得格外顽强:
第3天:成功改用无创呼吸机,呼吸功能稳步改善;
第5天:尝试开奶,逐步建立肠内营养;
第25天:完全脱离呼吸支持,能自由呼吸;
第63天:在NICU团队日夜不息守护下,这个小生命一天天强壮起来。出生后第63天,她终于健康出院,回到了父母的怀抱。
“19周的胎儿几乎无法存活,28周多的早产儿预后会大大改善。” 胡冬梅教授感慨,这68天的延迟,不只是时间的延长,更是生命质量的飞跃。这场生命奇迹的背后,是精准的医疗决策、多学科的紧密协作,更是一个家庭不放弃的勇气与信任。“在与时间的赛跑中,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会全力以赴。”
文、图| 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马彦 韩羽柔 行李琳
编辑:李可欣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