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清明节期间,一次陪同岳母前往南昌恒湖的旅程,宛如打开了一本尘封已久的记忆之书。
恒湖,这个对岳母来说意义非凡的地方,曾经有着她的青春、汗水和无数回忆。
岳母当年工作的恒湖垦殖场医院,如今已更名为新建区恒湖垦殖场公共卫生站。
站在那里,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扑面而来。
医院里面空空荡荡,显得非常冷清!
据不完全统计,像这样从曾经的热闹场所变成如今冷清荒凉之地的情况,在城市化和社会变迁进程中并不罕见。曾经充满生机、人来人往的医院,如今几乎看不到人影,仿佛时间在这里按下了静音键。
随后到达的医院职工住宿区,也是同样的景象。
过去住满人的宿舍区,现在大多人去楼空。偶尔遇见的陌生人,更加深了这种陌生感与疏离感。就像一位社会学家所说:“当人们离开一个地方,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转移,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的巨大变迁。”在这里,这种变迁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惊喜。正当我们百无聊赖之时,遇到了老邻居A,那种百感交集的情绪难以言表。老邻居之间聊起往事,就像打开了话匣子,往昔的点点滴滴如同电影般在眼前放映。老A热情邀请我们去他家吃饭,虽然我们婉拒了,但那份邻里之间的情谊却让人心中温暖。
继续在院里转了一圈后,准备前往垦殖场场部的我们,又在医院门口遇到了老邻居“老表”。他也是偶然回来看看,这种巧合真的就像是“有缘千里来相会”。“老表”得知老A也在,热情地拉我们去聚一聚。电话叫来老A后,又相邀了两位一直留在医院的老朋友,大家一同来到了恒湖老街。
在街边名为“香里乡亲饭店”的农家餐馆里,我们围坐在一起。
餐馆里十分空旷,只有我们这一桌人。
但这并不影响大家的兴致,瓷碗里盛着来自鄱阳湖的野生鳝鱼,鄱阳湖的野生鳝鱼因为其独特的生长环境,肉质鲜美且没有土腥味。还有鄱阳湖里的野生鲢鱼,鲜嫩可口,每一口都仿佛带着鄱阳湖的湖水气息。野茭白,作为当地三鲜之一,鲜嫩多汁,这种在城市里难得一见的食材,让我们大饱口福。鄱阳湖的野生藜蒿也不甘示弱,加上几个农家小炒,整个餐桌弥漫着美食的香气。
在蒸腾的热气里,往事如潮水般漫过桌面。大家开始聊起恒湖的往昔。恒湖农场曾经是部队农场,早期隶属福州军区农建师第十团,团部位于瓜洲(即今总场),下辖5个营、25个连,以及机务连、林牧连、基建连等,实行军队化管理。六十年代移交地方管理。岳母在这里挥洒过青春的汗水,朋友的父亲作为“四野”的南下干部,在解放战争初期南征北战,从东北辗转江南,参与解放了大半个中国后留在了恒湖。这些故事,不仅仅是个人的回忆,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总结:这趟恒湖之旅,从最初看到旧地的荒凉冷清,到遇到老邻居后的温暖相聚,再到饭桌上伴随着美食对往昔的追忆。它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岁月的变迁、人事的更迭以及记忆的珍贵。恒湖这个地方,见证了时代的发展,承载着无数人的青春与回忆,而这些回忆在岁月的长河中永不褪色,始终散发着温暖人心的力量。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的故事,而恒湖的故事,值得我们去铭记和回味。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