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仅仅一个星期,太二酸菜鱼就上了三次热搜,其中两次都跟预制菜有关。
9月15日,话题#太二酸菜鱼为何没人吃了#冲上微博热搜榜,迅速引发关注,迄今讨论量达到3.4万,阅读量则高达1.6亿。
为了寻求这个热搜问题的答案,有媒体去到太二的门店实地走访,没想到牵出了另一个热搜话题:#太二酸菜鱼下单到上鱼仅6分钟#。当时正值“西罗之争”,任何有关预制菜的话题都能轻易撩拨大众的神经,而太二上菜速度如此之快,很难不被人质疑是预制菜。门店店员表示,酸菜鱼所用的鱼是统一配送的,在门店内现场切片并腌制。
△图自餐宝典
跟这两个热搜相比,21日的热搜#山姆上架太二酸菜鱼预制菜#,出现得多少有点莫名其妙。一方面,山姆不是今天才上架“太二预制菜”,这不是个新闻,有网友表示“去年就买过了”。但不知为何,现在有人要把它包装成新闻。
另一方面,山姆售卖的太二酸菜鱼,严格来说不是预制菜。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副教授朱毅就认为,这个热搜标题有问题,她说:“网友给我看了App上提供的配料表,酸菜包里有防腐剂苯甲酸钠,但预制菜规定不允许有防腐剂。”罗永浩转发了这条微博。
其实,从太二在山姆售卖的产品来看,这不过就是餐饮企业很常见的零售产品。当初疫情期间,零售预包装食品是许多餐饮企业重点布局的一个领域,是一些企业在艰难时期渡过难关的重要支撑。
NCBD(餐宝典)与CCFA(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0年11月联合发布的《品牌餐饮企业预包装食品零售状况研究报告》指出,餐饮企业开展零售,品牌是其最大的优势,在供应链、营销以及研发等方面也有一定优势。而在零售渠道方面,全渠道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从这份报告可知,在五年前,全渠道布局就已经是餐饮企业开展零售业务的行业共识。所以,在山姆的货架上见到太二酸菜鱼的零售产品,还真没什么可奇怪的。
何况零售业务对九毛九的价值在迅速增大。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九毛九集团营收为27.53亿元,同比下降10.1%;净利润0.61亿元,同比减少16.05%。集团三大核心品牌太二酸菜鱼、怂火锅、九毛九西北菜的收入全线下滑。其中,太二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9.49亿元,同比下滑13.3%;营收占比从2024年的73.4%降至70.8%;门店数由2024年的614家收缩至566家;太二自营餐厅的翻座率从2.7降至2.2。
可见包括太二在内,九毛九集团遇到了困难。上周即有网友爆料称,太二沈阳门店全关,客服对此予以确认。
在核心业务下滑的同时,九毛九的“边缘”业务反而在崛起。2025年上半年,九毛九来自货品销售的收入从5496万元提升至1.32亿元,同比大增140%,占总收入的比重从1.8%提升至4.8%。这也是集团整体收入中唯一实现高速增长的板块。
在今年年中报里,九毛九表示,集团继续优化其餐厅品牌组合,并专注于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的品牌。同时,集团加快新店型的升级落地,通过在产品、空间与服务上的全面提升,深化门店品质与顾客体验,为未来的可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太二也正在“全面自救”:今年3月正式推出5.0“鲜活模式”新店型,以“活鱼、鲜鸡、鲜牛肉”三大招牌为核心,配合更丰富的热菜结构,以及更温馨舒适的用餐环境,着力打造食物美味、环境舒适与服务真心三重体验。目前“鲜活门店”已有68家,预计到今年年底完成150家门店调改,2026年完成所有门店调改。
在餐宝典分析师看来,以上调整的效果有待观察,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零售业务对九毛九集团的收入贡献将会持续增加。
而像“山姆上架太二预制菜”这样不严谨的表述,或许用不了多久也不会出现了。就在昨天(9月21日)晚间,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消息:
针对近期社会广泛关注的预制菜相关话题,国务院食安办高度重视,已组织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认真研究,加快推进预制菜国家标准制定,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更好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