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评锐见丨教育不是“消消乐”:掐掉鲁迅的烟不如点亮孩子的眼

【来源:海口日报】

· 新闻回放 ·

近期,绍兴市鲁迅纪念馆附近那面鲁迅手里夹着香烟的标志性打卡墙,被人投诉了。游客孙女士认为景区中鲁迅先生抽烟的画像可能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提议换成握拳造型。

——光明日报

教育不是“消消乐”:

掐掉鲁迅的烟不如点亮孩子的眼

□张志红

这个8月,网友为“鲁迅先生抽烟还是挥拳”操碎了心。此事看似微小,却折射出当下部分家长在教育中的深层焦虑。

家长的担忧可以理解,但试图通过抹去历史细节来营造“完美”环境,无异于因担心感冒就将孩子置于无菌室——环境固然干净,却也可能剥夺孩子建立免疫的机会。这种“净化一切”的做法,背后是家长的焦虑与教育懒惰:删除“有不良影响”的元素,远比引导孩子辨析是非更简单。但教育的核心,不正是陪伴孩子认识真实世界的复杂性,并教会其如何辨别美丑、权衡利弊吗?

与其提议修改墙画,不如以此为契机,与孩子展开一场对话:“鲁迅先生虽然抽烟,但他的伟大在于犀利的文字与唤醒国民的精神。我们要学习他的风骨与思想,而非纠结其生活习惯的细节。”这样,孩子既了解了历史,也培养了辩证思考的能力。

教育不是“消消乐”,况且在信息纷繁的互联网时代,家长消得完所有“不良影响”吗?今日抹去“鲁迅的烟”,明天是否还要删改“李白的酒”?

良好的教育,不是为孩子建造温室,家长不妨放松心态,陪伴他们认识这个兼有光辉与阴影的世界。新学期即将启幕,这面景墙犹如一面镜子,照见我们如何定义呵护与成长,愿家长能借此风波,放下过度焦虑,我们不必、也不能扫清孩子前行路上的一切“障碍”,而应赋予他们识别方向、跨越坎坷的智慧与勇气,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在真实中茁壮,在包容中明理。

可谓:莫嫌烟卷误儿郎,

拳意文心皆可彰。

若为孩子遮风雨,

不如教他识沧桑。

(打油诗由DeepSeek创作)

来源:海口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颜礼嘉

二审:陈欢

三审:郑春祥

监制:张志红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1

标签:育儿   鲁迅   消消   孩子   家长   焦虑   不良   来源   光明日报   绍兴市   海口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