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方风味到经济“引擎”,黔东南酸汤产业前9月综合产值达52亿元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

今年以来,黔东南州坚持“扩二产、带一产、促三产”的发展路径,围绕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持续推动酸汤产业发展。目前,凯里酸汤全产业链已初步形成,1-9月,综合产值达52亿元,同比增长170%。

在麻江县的这家食品企业,员工们正忙着打包酸汤产品。据了解,该企业拥有全国规模最大、储量最多的酸汤发酵、生产基地。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企业每年投入超千万元用于创新研发,目前已拥有酸汤存储系统、发酵工艺等40余项专利,主导、参与制定“酸食”地方标准、行业标准10余项。

“我们通过技术研发、产品升级,推出了新口味,省外的山姆还有沃尔玛等大型商超在陆续上我们的酸汤火锅底料,对我们酸汤品牌的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已经在扩建二期和三期工程。”贵州玉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钟定江介绍。

如今,技术创新已成为黔东南酸汤建设品牌、拓展市场的重要手段。在台江县,这家酸汤食品企业通过院企合作,将传统酸汤与现代生物科技深度融合,实现酸汤发酵周期由传统的3到6个月缩短到7天,提升酸汤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我们采取的是科技赋能传统技艺,是由中国农科院的专家团队在我们传统酸汤里面提取出菌种,然后利用生物分子学不断地去驯化它,直接采取菌种发酵法,去进行一个工业化、标准化的生产。”台江县苗苗酸汤食品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主任杨星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黔东南州酸汤产业已注册商标3550个,约1600多家酸汤餐饮店遍布全国62个城市。

截至今年9月,黔东南州酸汤生产企业从2024年的31家增加到51家,年产能从16万吨增加到24万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加工端实现总产值6.6亿元,市场规模达32亿元。

“以构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酸汤产业集群为目标。一是以科技支撑赋能产业发展,推动传统技艺向特色产品转化。二是深化区域联动,以凯里为引领核心区,在麻江、丹寨、台江、镇远等地发展规模化加工,辐射带动地区发展原料种植产业;三是强化招商引资,抓好酸汤上、中、下游多元化的投资与合作,持续加大投入,培育凯里酸汤全产业链发展壮大。”黔东南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黔东南州民营经济发展中心主任王建勇表示。

黔东南融媒 王书燕 吴义环 郑舒丹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3

标签:美食   地方风味   产值   东南   引擎   产业   经济   凯里   传统   贵州   台江县   菌种   全国   产品   镇远   台江   技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