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假进入尾声,羊城晚报记者近日走访了解到,广州有眼科医院迎来了一个青少年就诊的小高峰。眼科医生表示,假期是近视防控的“黄金期”,但管理方式的不同导致孩子们视力出现不同发展方向,而开学前的集中就诊,更多是家长对孩子视力状况的一次“紧急排查”与“补救”。
暑期视力“不进则退”
户外活动是关键因素
临近开学,不少家长抓紧时间带着孩子到医院眼科进行视力检查。“最近连‘候补号’都排满了,总体感觉有个开学前的小高峰。”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与青少年近视防控科主治医师许吉萍表示,就诊的孩子中,既有已发现近视前来复诊的,也有家长察觉孩子视物模糊首次前来检查的。
过完一个暑假,孩子的视力容易改善还是下降?许吉萍指出,这取决于家庭管理方式,呈现出“不进则退”的分化趋势。“暑假本身其实是一个有利于防控近视的时期,因为可以有大量的户外活动时间,阳光光照充足,学习压力也比平时小。但对于部分家长忙碌、孩子常居家中的家庭,这些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可能比上学时更长,导致近视在假期内快速加深。”
警惕近视前兆
建议主动定期检查
如何及早发现孩子近视的苗头?医生列出了几个关键前兆:
1.眯眼皱眉:看远处时不自觉地眯起眼睛或皱起眉头。
2.频繁揉眼:常揉眼睛,试图让视线更清晰。
3.凑近看物:看电视或不自觉地靠近观看。
医生建议,不应等到学校体检才发现问题,那时往往为时已晚。“我们建议孩子从3岁起就应进行首次正规验光,并每半年复查一次,建立专属的‘眼健康档案’。通过定期监测眼轴等关键指标,可以在近视发生前进行干预,有效延缓甚至避免近视的发生。”
科学防控“组合拳”:
户外活动是首要良方
对于如何有效防控近视,许吉萍给出了一套“组合拳”建议。
1.户外活动是“硬道理”:保证每天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阳光下的户外运动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手段。
2.遵循“20-20-20”法则: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后,应抬头远眺20英尺(约6米)以外的远处至少20秒,让眼睛得到充分放松。
3.保持正确坐姿:牢记“一拳一尺一寸”口诀(胸离桌一拳,眼离书一尺,指尖离笔尖一寸)。新学期换教室后,老师和家长应注意调整课桌椅高度,使其与孩子身高匹配。
4.保证充足光照:确保学习环境的室内照明亮度充足、无频闪。
5.专业器械干预:如已近视,应在医生指导下验配角膜塑形镜(OK镜)、功能性框架眼镜或使用低浓度阿托品等,以延缓度数增长。
6.注意用眼清洁卫生:切忌用手揉眼睛,这不仅容易带入细菌,引发结膜炎、麦粒肿等感染,还可能加重散光。部分有过敏性结膜炎的孩子因眼痒会频繁揉眼,家长若发现此现象,应及时带孩子就医确诊,对症治疗。
专家呼吁,将近视防控的关口前移,从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和增加户外活动开始,为孩子守护一个清晰的“视界”。
文、图|记者 朱嘉乐
更新时间:2025-08-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