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星父亲回应“百万耳环”争议:非正品且未贪污,官方介入调查
一、事件背景与核心争议
2025年5月11日,05后演员黄杨钿甜在社交平台分享成人礼照片,佩戴的耳环被网友认出为英国奢侈品牌GRAFF经典系列,公价约230万元。由于黄杨钿甜2007年出生且刚进入演艺圈,其家庭收入能否支撑如此高消费引发质疑。随后,网友扒出其父杨伟曾于2015-2017年任四川雅安市经合外事局公务员,怀疑其利用职权谋取不当利益,甚至涉及“灾后重建贪腐”。
二、当事人回应与证据
- 耳环真伪声明
杨伟于5月16日通过微博澄清: - 耳环为妻子所有,并非正品,可接受正规机构鉴定;
- 女儿佩戴仅为“成人礼纪念”,未涉及家庭高消费。
经品牌方比对,耳环细节与正品存在差异,可能为高仿品。 - 否认贪污指控
- 杨伟自述2017年辞职经商,与公务员时期收入无关;
- 强调“未参与灾后重建项目”,网传“贪污赈灾款”为谣言;
- 欢迎公众监督,承诺配合调查并承担后果。
三、官方态度与调查进展
- 雅安市回应
- 经合外事局证实杨伟已辞职8年,其个人经济问题与原单位无关;
- 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网络传言,但未透露具体细节。
- 经纪公司声明
嘉行传媒发布严正声明,称“愿意接受合理监督,反对恶意造谣”,并强调黄杨钿甜及其父母未参与任何违法活动。
四、争议焦点与社会反应
- 公众质疑点
- 公务员辞职后经商的合规性(杨伟2017年辞职);
- 家庭收入来源与奢侈品消费的合理性。
- 舆论分化
- 支持方:认为若耳环确为高仿,应关注造谣者责任;公务员辞职经商合法,需保护隐私。
- 质疑方:要求公开家庭资产证明及耳环鉴定报告,质疑声明避重就轻。
- 法律风险
- 若耳环为假冒奢侈品,黄杨钿甜或面临品牌方追责;
- 网络造谣者可能因涉嫌诽谤被追责,但目前尚无明确举报。
五、后续展望与启示
- 调查方向
- 耳环真伪鉴定(需第三方权威机构介入);
- 杨伟经商期间资金流水核查(重点排查与雅安项目的关联)。
- 公众人物隐私与监督平衡
- 事件反映明星家庭财富透明化的必要性;
- 需建立更完善的公职人员离职后行为监管机制。
- 舆情应对启示
- 明星团队应快速回应核心质疑(如提供鉴定报告);
- 避免“一刀切”否认,需用事实细节化解猜疑。
目前,事件仍在发酵,雅安市官方调查结果及第三方鉴定报告将成为平息争议的关键。对于公众而言,需理性区分“合理监督”与“恶意揣测”,避免舆论审判替代法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