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新加坡《海峡时报》8月19日文章,原题:中国正在成为制药强国在距上海不远的无锡市,中国正在打造自己的未来医药产业——一个由大量工厂和实验室组成的蓬勃发展的生物技术中心。在这里,全球制药公司能比在其他任何地方更快、更便宜地开发和生产药物。
在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背景下,我本以为像这样的制造业中心会陷入焦虑。但4月我访问无锡时,当地政府官员坚称研究中心方兴未艾。他们自豪地向我介绍了那些超级实验室和茁壮成长的企业。这座城市的研究人员无疑有望在未来几十年里都保持忙碌状态。
在打破美国生物技术领域主导地位的过程中,中国不见得就是想在美国擅长的领域击败美国。美国生物技术产业以孵化尖端疗法和治愈手段闻名,中国的创新路径则主要聚焦于加快制造速度和降低成本。这些或许并不能改变世界,却是全球成百上千万人每天赖以生存的治疗方法。随着中国影响力扩大,世界很快将不得不正视生物技术领域出现的新领军者。药明康德就是体现中国生物技术发展的一家公司。它是制药研发的一站式服务提供商。据估计,这家公司参与了美国1/4药品的相关工作,其客户既有中国企业,也有欧美制药商。
中国消费者能享受低价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生物技术企业的药品测试和生产速度远超美国同行。目前为止,美国生物技术巨头似乎并不介意这种竞争,因为借助药明康德这类公司,它们能将更多资金投入突破性研究。但这种情况可能很快改变。凭借政府大力支持、不断壮大的科学家队伍、庞大患者群体、高效医疗体系以及与外国企业(包括美企)的合作,中国生物技术产业或许很快就能赶上美国。而研究拨款的持续不确定性将使美国生物技术产业更难维持其本土主导地位,美国大公司将越来越依赖中国提供的成本优势和优秀的年轻工程师。
一些人将中国崛起的生物技术产业视为威胁,但约80%的美国人认为处方药价格过高。将中国视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或许更合理。这能让美国人在应对糖尿病、癌症、心脏病等日益增多的疾病时有更多廉价药物和治疗方案选择。中国过去10年取得的进步令人惊叹:大力投资生物技术研究,建设监管基础设施,培养了一批年轻科学家,生命科学被列为战略性产业。
中国培育和投资本土生物技术龙头企业。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的改革缩短了临床试验审批等待时间,并使临床试验操作成本比美国低约30%。中国在保持低成本的同时注重扩大生产规模,没有一家西方公司能像中企那样以低廉价格提供生物医药产品。中国的生物技术产业是其在全球扩大软实力的一部分。中国正增加对东南亚国家的药品出口。
西方从中国购买廉价药品和治疗方法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难道真的会有美国人为了国家安全放弃能拯救垂危母亲的廉价癌症疫苗吗?美国可以听从国家安全鹰派的逻辑,彻底禁止中国药物;也可以像中国从美国创新中获益那样,从中国的创新中受益。
中国的成功仍常被视为美国的失败,但事实未必如此。美国医疗体系仍受困于不平等和低效,美国不妨从中国的成功中汲取灵感。中美都在竞相让人活得更长久、更健康。但如果中国找到更快、更廉价地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美国人不应因政治因素而落在后面。(作者雅各布·德莱尔,吴名译)
更新时间:2025-08-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