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威记在南方老家玩得正欢,结果陆续有粉丝私信威记说银川老城的“城中村”开始动工了,建议威记前去探究一下,聊聊它们的过往,留住它们最后的影像。这让威记觉得真是有些惭愧,因为只怕辜负了粉丝们的期盼。
其实,对于“城中村”的改造,银川早就有计划,如今只是到了实施阶段而已。相信很多人也是期盼已久了。
不过,对于“城中村”的改造,如今换了一种说法,那就是“城市更新”。有人说那不是一个意思吗?要说这样理解也对。只是“城市更新”相比较而言,对于城市的面貌来说,显得更多了一些可能!因为它比单纯的“改造”而言,多了一些思考。
说起来,银川老城范围内有多处城中村,其中以南门外的民乐瓷砖市场片区、城南的高台寺片区、北门的北桥巷片区为最。它们接纳了大量的来银川谋求人生发展的人们,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安身之所。在银川城镇化进程中和对银川城市现代化发展过程,都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三处城中村代表的是“脏乱差”,“老破小”,和银川的时尚还有首府城市的地位不相衬,或者直接说是“城市的伤疤”。
却少有人记得,其实这三个地方各有历史和故事。它们是银川历史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细心的人们可以发现,这三个城中村所处的位置都很有特点,那就是基本都是紧挨着老银川的城墙或者护城河(红花渠),跟老城也就只有一墙之隔!简单来说,它们的出现和发展跟银川老城的历史和发展息息相关。
【感谢@真实的荒漠 友友供图】
1、先说民乐片区的形成和发展。
民乐片区是三处城中村中出现最早的。因为它有历史的延续性。它的前身是“义庄”,相信很多“老银川”都有印象或者知晓。再往前,很多人记得“寄骨寺”;再往前的“积骨寺”-“给孤堂”等估计就少有人知晓了。
并且,在明朝时期,这里可以说是银川城的一处人文之地!除了广为人知的“南塘园”建筑群在其西边,周边还有遗爱祠、洞宾祠、文昌阁等一大群官家修建的祠堂。
再往前的西夏时期,这里可是李元昊设坛祭天举行仪式立国之地。
同时,民乐片区地处银川城南门外,是老城的地势最高处。而正是因为有这些建筑基础,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慢慢成为了人们的居住聚集地。人们白天进城谋生或者进行各种营生,晚上回来此处居住,各种自建房,搭建房等次第出现,从清末民初一直到本世纪初,它围绕着红花渠,发展成为了一处庞大的外来人口居住区。
2、高台寺片区的形成和发展
高台寺片区的历史也是悠久。从西夏时期作为服务兴庆府(银川老城)的人们栖身之所,到明朝时期的高台寺村,到上个世纪的沿红花渠沿线的“高台寺大队”,它们担负起的是全城人们的“粮食安全”和“钱袋子”。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银川城的发展,这里也开始变得热闹起来,从郊区率先城镇化为银川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
【感谢@真实的荒漠 友友供图】
3、北桥巷片区的形成和发展
北桥巷片区比较小,形成和发展也相对晚。不过,它却恰恰有其特色!那里的房子是银川老城范围内,现存的具有老银川民居特点和特色,保留和传承有一些老银川平房特征的,为数不多的房子。
那时候随着银川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东南西方向都扩张了,北面还相对沉寂,只有零星平房建筑。随着清和街变为109国道(老银川称二环路),这个片区也开始形成,沿着旧的北护城河,一条北桥巷串联起来,成为国道和北门之间的一条捷径。
这些“城中村”也都经历过繁华和喧嚣,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银川城的扩张和日新月异,它们渐渐落寞,成为了人们的嫌弃之地。
如今,随着银川老城“城中村”改造真的来了,迎接它们的将会是被拆除改造的“城市更新”进程。银川老城的面貌也会焕然一新。而有关它们的历史和故事,也将慢慢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不再被人们提及!
都在说“城市的温度”,只有焕新才能体现银川的温度吗?
威记能做的,也只是写一些记录,留存住这座城市的记忆,而已!
“城中村”,再见!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