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不悔改,中荷还是没谈拢,荷兰拒绝归还治理权,输家60天内诞生

2025年10月21日,全球半导体和汽车产业的目光都聚焦在一场视频通话上。

一边是中国的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另一边是火急火燎找上门来的荷兰经济大臣米奇·阿德里安森斯。

通话的背景,是荷兰政府悍然夺取了中资企业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引发了一场席卷欧洲的供应链危机。

结果呢?

没谈拢。

荷兰方面嘴上说着“希望寻找对各方有利的方案”,身体却很诚实——绝口不提归还企业治理权,拒绝纠正自己的错误。

这番操作,无异于一个强盗抢了你的钱包,然后回头跟你说:“你看,我们能不能找个建设性的方案,让你别报警,也让我能安心花你的钱?”

这已经不是谈判,这是摊牌。

荷兰用行动表明,他们选择了一条道走到黑。而

随着欧洲汽车芯片库存告急的警报拉响,一个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实浮出水面:这场闹剧的输家,将在未来60天内,以一种极其惨烈的方式诞生。

一出精心策划的经济自杀

安世半导体,这家源自荷兰飞利浦的半导体巨头,本是中荷经贸合作的典范。

2019年,中国企业闻泰科技斥资近400亿人民币,通过完全合法的商业流程将其全资收购。

在闻泰科技的运营下,安世半导体迎来了新生。

依托中国庞大的市场和持续的资金注入,安世的营收翻了近3倍,一跃成为全球前三的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巨头。

它不仅为母公司闻泰科技在2024年贡献了超过22亿元的净利润,也为荷兰本地每年贡献数亿欧元的税收和上千个就业岗位。

这是一个所有参与方都共赢的完美方案。

事情的转折点是来自大洋彼岸的一纸禁令。

2024年底,美国将闻泰科技列入“实体清单”。

这本是中美之间的博弈,却让某些人看到了“交投名状”的机会。

2025年6月,美国官员亲赴荷兰“面谈”,要求撤换安世的中方CEO。

真正的危机在9月底降临。

美国“穿透规则”出台,规定母公司被制裁,其控股超50%的子公司将受同等限制。

荷兰政府的反应速度堪称“神速”,几乎在美国新规落地的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动手了。

他们搬出一部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以一个模糊到可笑的“国家安全”为由,通过法院裁决,暂停了中方CEO的职务,冻结了安世的全球资产,并将闻泰科技持有的股份强制交由第三方托管,仅象征性地留下了1股。

他们甚至切断了中方管理层的系统权限,一度停发安世中国区员工的工资。

整个过程,荷兰方面拿不出任何实质性证据来证明安世如何威胁了“国家安全”。

中国欧盟商会一针见血地将其斥为“由地缘政治算计驱动的现代经济强盗行径”。

荷兰此举,看似是向美国表了忠心,实则是亲手砸碎了自己立国数百年的金字招牌——法治、契约与自由贸易。

精准反击

荷兰政府显然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高估了法律文件的威力,却严重低估了实体供应链的力量。

他们拿到了安世荷兰总部的“方向盘”,却发现这辆车的发动机、轮胎和燃油全都在中国。

就在荷兰完成“夺权”操作后不久,中国的反制措施精准而至。

10月中旬,中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令,限制安世半导体在中国大陆的子公司和分包商向境外出口特定的关键元器件,尤其是汽车功率半导体和工业级MOSFET芯片。

这一招,直接打在了蛇的七寸上。

安世半导体的命脉在哪里?

在中国,超过70%的产能位于中国的上海、广东等地。

2024年,其高达48%的营收来自中国市场。

中国的出口管制令一生效,意味着安世半导体全球供应链的大动脉被瞬间切断。

远在荷兰的总部,一夜之间从一个发号施令的指挥中心,变成了一个无法生产、无法交货的“空壳子”。

恐慌情绪迅速从荷兰蔓延至整个欧洲。

安世不是一家普通的芯片公司,它是欧洲汽车工业的“血液”供应商。

它每年向全球输出超过1100亿颗芯片,其中60%供给汽车客户。

大众、宝马、奔驰、福特、现代……几乎所有你叫得上名字的欧洲主流车企,都深度依赖安世的芯片供应。

警报最先由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在10月16日拉响。

他们发出紧急警告:安世芯片的行业库存仅剩3周。

如果断供持续一个月,欧洲的汽车生产线将面临全面停摆的风险。

丰田汽车的一位高管更是直言不讳地警告,中方有能力在60天内让整个欧洲汽车产业陷入瘫痪。

这绝非危言耸听。

愤怒的欧洲车企已经用行动做出了回应,一封封索赔函雪片般飞向安世荷兰总部,预计违约金总额将轻松突破10亿欧元。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更是急得向欧盟施压,要求布鲁塞尔尽快介入谈判,因为德国是安世芯片最大的买家。

现在,问题变得异常清晰。

荷兰政府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安全风险”,亲手制造了一场席卷全欧的真实供应链危机。

他们以为自己掐住了中国企业的脖子,结果却发现,对方的手早已握住了整个欧洲汽车产业的“命门”。

这场博弈,从一开始就不在一个维度上。

回看10月21日那场毫无结果的通话,荷兰经济大臣米奇·阿德里安森斯所谓的“建设性解决方案”,显得无比苍白和讽刺。

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的回应则清晰明确:荷方的行政干预严重扰乱全球供应链,必须立即纠正错误,恢复中国投资者的合法权利。

荷兰显然没准备好接受这个现实。

他们还沉浸在“我行使了主权,你应该配合我善后”的幻想里。

但市场不会陪他们做梦。

60天的倒计时已经启动,这不仅是欧洲车企的库存警戒线,更是荷兰国家信誉的生命线。

参考资料:

围绕安世半导体等问题,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荷方通话

2025-10-21 23:24·人民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5

标签:财经   死不悔改   荷兰   输家   欧洲   半导体   中国   芯片   美国   全球   中方   汽车   商务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