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第一条祝福:别让焦虑,偷走你今年最后的温柔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每年到十一月,朋友圈的画风就突然变了。

前半个月还在晒秋天第一杯奶茶的人,突然开始转发“年底前必须完成的十件事”;上个月还在吐槽工作的人,突然认真规划起“最后两个月的逆袭”。就连楼下的咖啡店,都把海报换成了“十一月,别再辜负自己”——说得好像前面十个月都白活了似的。

昨天翻日历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2024年只剩下六分之一了?可明明感觉国庆长假才刚结束啊。这种时间加速的错觉

这话让我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

十一月其实是全年最“分裂”的月份。

前有双十一鼓动你清空购物车,后有年终总结催你填满成绩单。这边短视频还在推送“30天自律挑战”,那边爸妈已经开始问“今年存了多少钱”。就像有个看不见的导演在喊:“所有人注意!2025年杀青在即,请各位抓紧时间表演奋斗!”


可是朋友,我们真的需要这样吗?

我有个在互联网干运营的朋友,去年这时候差点把自己逼疯。她给自己列了个清单:要读完20本书、瘦十斤、搞定Python入门、副业收入破万…结果你们猜怎么着?

跨年那天她对着清单大哭一场——不是感动,是崩溃。后来她告诉我,那个十二月她每天只睡四小时,感觉自己像台快要烧坏的机器。

“其实我最遗憾的”她说,“是错过了最后一个秋天的银杏。等我想起来的时候,树叶都掉光了。”

这句话让我愣了很久。我们总在追赶那些“应该完成”的目标,却错过了真正重要的瞬间。

不是说规划不对,而是当我们把“提升自己”变成“修理自己”,把“珍惜时间”变成“恐惧时间”,整个过程就变味了。就像我那个特别喜欢登山的朋友说的:“爬山是为了看风景,不是单纯为了登顶打卡。如果只顾着埋头冲顶,错过了一路的野花和云海,那才是真的亏了。”

所以今年我的十一月计划特别简单——每天留一小时给“无用之事”。

可能是慢悠悠地煮一壶茶,可能是重读一本读过很多遍的小说,也可能是就着夕阳发会儿呆。神奇的是,这些时刻反而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我在活着”,而不是“我在完成任务”。

我们需要的或许不是更严密的时间管理,而是允许自己偶尔“掉线”的勇气。

当然,我不是在劝大家躺平。该做的工作要做好,该追的梦想还是得追。只是想说,在全力以赴和放过自己之间,其实还有很大的弹性空间。就像此刻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或许可以关掉屏幕,给自己泡杯热茶,想想今年那些被你忽略的小确幸:

可能是某个加班夜突然想通的难题,可能是久未联系的朋友突然的问候,也可能是你终于学会的那道拿手菜。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瞬间,其实都是2025年独一无二的印记。

所以这条十一月的祝福,我不想说“加油冲刺”,也不想说“努力逆袭”。

我只想祝你:在最后的60天里,既能脚踏实地,也能偶尔抬头看云。既要认真生活,也别让生活变得太沉重。 毕竟啊,十一月的意义不在于给这一年画多完美的句号,而在于让我们学会——如何带着所有的收获与遗憾,温柔地走向新的一年。

如果你现在正好看到窗外有阳光,不妨站起来活动一下。听说今年秋天的阳光,和明年的是不一样的味道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3

标签:美文   焦虑   温柔   时间   朋友   秋天   清单   句号   遗憾   瞬间   感觉   阳光   拿手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