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学季:你家娃哭成小泪人了吗?
作为过来人,小书虫妈妈想对大家说:娃刚上幼儿园哭,太正常了!
我们可以换位想想,娃从小跟爸妈、老人待惯了,突然到一个全是陌生人的地方 。
没有熟悉的小床,没有随时能吃的小零食,连想尿尿都得跟不认识的老师说,心里肯定没底,慌得慌。
这种慌,就是咱们常说的 “分离焦虑”,娃不会别的,只能用哭来发泄。
其实,我们当家长的,也别太焦虑,等他们慢慢熟悉老师、熟悉小伙伴,知道 “妈妈下午会来接我”,就会好很多。
根据我的观察,娃哭闹大概分这么几种,你家娃可能是其中一种:
“哭届劳模” 型
从进园哭到午饭,吃完饭歇 10 分钟,接着哭到放学。眼泪擦了又流,小嗓子都哭哑了还不停。
我邻居家娃就这么哭了快两周,每天早上送的时候,楼道里都能听见他的哭声,邻居宝妈说 “我每天都得躲在楼梯间缓会儿,不然也想哭”。
“又哭又闹” 型
不光哭,还带 “动作戏”扔小皮球、拽老师的衣角,急了还坐地上蹬腿。这种娃大多外向,心里的不满全写在动作上。
“默默掉泪” 型
最让人心疼的就是这种。不吵不闹,就坐在小椅子上,头低着,眼泪一滴一滴砸在裤子上。老师问 “要不要玩玩具”,他也只是摇摇头,眼睛盯着门口,盼着爸妈来。
“后知后觉” 型
头几天跟小探险家似的,回来还跟你说 “幼儿园有好吃的饼干”“小朋友跟我一起玩”,结果过了四五天,一睁眼就哭 “我不去幼儿园”。
老师说,这种娃最考验人,别的娃刚适应,他一哭,有的小娃又跟着哭起来。
不是说娃哭闹就不好,而是这些家庭的做法,能帮娃少点焦虑,咱可以学学:
1. 平时陪娃 “用心” 的家庭
娃的安全感是家长稳定陪伴出来的。平时陪得多、聊得多,娃知道 “爸妈永远在”,到了新环境也不慌。这种孩子心里有底,知道妈妈走了会再来。
2. 常带娃 “见世面” 的家庭
有个朋友跟我说,她没带娃上早教,但常带娃去小区广场跟小朋友玩。
一开始娃不敢跟别人抢玩具,后来慢慢敢说 “我能跟你一起玩吗”。到了幼儿园,他很快就跟同学玩到一块儿了,自然不害怕。
幼儿园老师说:“不管是去早教、去公园,还是去邻居家串门,多让娃接触新环境、新伙伴,娃就不会怕生,到了幼儿园也能更快融入。”
3. 提前教娃 “自理” 的家庭
我家娃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老实话对我说:“幼儿园三个老师要管三四十个娃,肯定没有在家照顾得这么好。要是娃自己能吃饭、能说需求,少受点委屈,自然就愿意去幼儿园了。”
所以咱送娃去幼儿园前,多教点小技能:自己用勺子吃饭、自己提裤子、有需求敢说话,比啥都强。
作为过来人,我知道看着娃哭,自己心里肯定难受,但娃总要成长的,有些事真的不能心软,不然只会让娃更难适应。
1、送完别逗留,转身就走
我女儿第一天去幼儿园,没哭,自己跟着老师去洗手。我那会儿不放心,躲在门口想再看一眼,结果被她瞅见了。
她马上哭着跑过来抱我腿,说 “妈妈别走”,老师拉了好半天他才松开。
后来老师跟我说:“你越逗留,娃越觉得‘妈妈可能会带我走’,就越难分开。你要是送完说句‘妈妈下午第一个来接你’,转身就走,娃哭两声就会停的。”
我后来照做了,送完他就赶紧走,虽然心里也慌,但听老师说,我走后他哭了几分钟,就跟着小朋友玩玩具了。
2、别因为哭闹就不送幼儿园
其实娃哭的时候,咱心里也不好受,但一定要坚持送 —— 让娃知道 “上幼儿园是必须的,哭也没用”,慢慢他就会接受了。
3、晚上接娃别太晚
老师跟我说:“刚入园的娃,特别盼着爸妈来接。要是看见别人都走了,自己爸妈还没来,会更慌、更想家。”
所以我们接娃的时候,哪怕不能第一个到,也别太晚,别让娃等太久。
爸爸妈妈别焦虑!娃上幼儿园哭,不是不听话,是他们太想爸妈,太怕新环境了。
送的时候狠点心,别回头、别逗留;接的时候多抱抱,问问他 “今天玩了啥”“吃了啥好吃的”;晚上陪他读会儿绘本,跟他说 “爸爸妈妈最爱你了”。
所以,爸爸妈妈别急,陪着娃,慢慢熬,总有一天,娃会笑着跟你说 “我喜欢幼儿园”。
更新时间:2025-09-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